印度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明之一,但印度农业却非常落后

【本文来自《印度粮食供应的几个基本事实》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对楼主的说法不认可。

确实,印度农业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文明之一,是印度经济支柱产业之一,是印度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印度农民及其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印度主要生产稻米、小麦、棉花、茶叶(印度红茶很有名)。

此外,印度生产的蔬菜和水果品种繁多,包括番茄、马铃薯、洋葱、芒果、香蕉等。

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奶制品和糖分生产国之一,家禽、猪肉等畜产品也是印度农业的重要部分。

印度还生产了大量的豆类、油籽、香料、纺织品原料等。

尽管上述,但印度农业却非常落后,大致相当于天朝上世纪50年代水平

一是:印度是一个革命不够彻底的国家,土地仍然掌握在所谓的“地主阶级”手里。大多数农民们辛苦劳作但并不拥有土地,甚至连吃饱都成问题,有的农民压根无地可种,只能靠喝恒河水为生,而“地主家”却有余粮。有余粮的“地主”自然不会把大米分给贫民窟的人或是低价出售给农民,而是谁出价高就给谁,这就包括了出口给世界各国各地的人。

二是:印度农业结构主要还是小农经济,所以效率比较低,农业发展更为缓慢,导致农民收入水平普遍较低。印度卖给非洲不少拖拉机,自己的农业机械化却很落后,很奇葩。另外,印度气候干旱炎热,大多数地区都需要依赖季节性降雨来进行农田灌溉。

传统农业中使用天然肥料(也就是牛粪、羊粪之类的吧)的比例较高,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大量的土壤微生物和农作物的营养成分,使得印度的食品安全和质量较高,印度的种植技术落后,人工劳动力仍然是主要的农业生产力。

三是:印度国土面积虽然较大,但是其人口密度也非常高,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印度的农业生产土地利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建议三哥要设置耕地红线,不要疯搞房地产)

印度人很少喝酒,普遍吃素,信奉印度教不吃牛肉,很多人甚至鸡肉也不吃,他们认为种姓越高的人,越要远离动物制品,只有“下等人”才吃肉。

三哥的农民真不容易,印度那地方又热又干旱,农民生活条件很艰苦,相比之下,我们要幸福多了。

2021年的数据显示,印度人均粮食产量232公斤,而天朝人均粮食产量484公斤,比印度的2倍还多。

一个饥饿人口超过2亿,坐拥全球第二大、亚洲第一大贫民窟,在全球都属于重度饥饿水平的国家,却一直在出口大米给全世界,真是匪夷所思。

天朝进口印度大米主要是碎米,用于喂牲畜。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