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们50万公里的车还在跑,又是怎么回事呢?

【本文来自《电车年检要查电池了,可能 9 成电车都不达标?》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那网约车司机们50万公里的车还在跑,又是怎么回事呢?网约车可是生产工具,如果电车真不行,那是不可能作为生产工具来用的。

影响电池寿命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电控(BMS,电池管理系统),文中却只字未提。电控可以理解为电池的管家,它负责监控电池的温度、电压、电流,甚至一致性等。早期的电车在电控方面做得比较差,尤其是温控和电压管理。以2018年为分割线,此前的电车的电控几乎就只管最基本的充放电,在温控方面其实做得很一般,甚至直接就没有。但是近几年的电车在电控方面吸取了很多教训,对电池的充放电、温度控制,尤其是充电时的温度控制做了很多改进,对电池的寿命的延长是有较大帮助的。

典型的例子,就是近几年的网约车基本都换成电车了,而网约车是往死里用的,一年里程多数都在10万公里甚至二三十万公里往上走。多数网约车里程都超过30万公里,但这几年已经很少出现网约车电池大规模翻车的新闻,除了电池工艺上的进步,电控方面的改进和完善也是重要因素。

举个简单的反面例子,丰田验证码,bZ4x。最大的问题就是低温下充电速率大幅度下降甚至直接无法充电。这就是设计者已经了解到风险,却又没能力改进的体现。因为超低温下充电,负极金属锂的析出速率大幅度加强,会严重影响到电池寿命和安全,所以电控设置为低温下不允许充电。但正常的电控此时会分出一部分充电电流来对电池系统进行加热,温度升上去了就继续充电。bZ4x在电池热管理方面可能没做到位,没办法很好地给电池升温,于是直接设定为低温下不允许充电。

所以,好的电控配合好的BMS,相当于给电池提供了一个相对温和的环境,温度低了,给电池加热;温度高了,也通过系统对电池进行冷却降温。电池相当于是穿上了无形的保护服,寿命自然也就提升了。

网约车司机拿脚投票,纷纷都买了电车。因为电车是真能降低用车成本。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