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持久作战对各方的利弊

先说结论,目前俄乌战争已成持久作战了,从双方政治意图和力量对比来看,世界上如无其他重大冲突,俄乌战争恐怕至少还要持续一年半到两年。这场持久作战对乌政权有利,对美国利害参半,对俄国极为不利,对中国则极为有利!

有人认为可以用朝鲜战争停战谈判的样式来解决俄乌战争,但这却忽略了朝鲜停战谈判中最关键的军事分界线这个因素。志愿军战略反攻阶段结束后的战线基本上还是在三八线附近,在此基础上划分军事分界线对双方在政治上都能接受。可目前有俄乌双方在政治上都能接受的停火线吗?在目前战线上做些微调是普京为确保其政治安全所能承受的底线,而至少恢复到2022年战前状态则是泽连斯基保证其政治生命的底线,两者之间几乎是天壤之别!根本没有妥协的余地。这就决定了战争的持久性。

持久作战对各方的利弊如何呢?

1.对现乌克兰政权来讲,持久作战当然是大大的利好。他们无需为补充武器装备和筹措战争经费而费力操心,通过狭隘民 族主义宣传能把国民士气维持在可接受的程度,持续不断的战争又能掩盖他们治国的无能,同时还能借西方的军援和经援中饱私囊。

2.对美国来讲,持久作战可以不断消耗俄国的人力物力,在俄国内聚积起民众的不满情绪从而增加其内部崩溃的可能,如果能达此目的,那就可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解除后顾之忧,腾出手来专心对付中国。即使达不成此目的,也能以所谓的俄国威胁为借口团结西方国家,削弱西方内部的离心力和独立倾向,将他们更加牢固地绑定在美国的战车上,更重要的是这一切都不需要美国亲自上阵厮杀,可以有效避免因美国人的伤亡而影响国内政局的稳定!

而不利的一面则是美国不得不在明确了自己的主要竞争对手是中国的情况下,仍然要继续长时间地为乌克兰输送军事和经济援助,使自己本已不足的供血力量更加捉襟见肘,而力量对比将越来越向中国倾斜。这种主要对手与主要方向错位的情况继续持续下去,在战略上对美国是极为不利的。

3.对俄国来讲,持久作战是有百害而无一利。历史上发动战争的一方都希望速战速决,虽说他们未必都听说过“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这句话,但这个道理却都是明白的。俄国最初设想的是远东战役,俄格战争,甚至可能是布拉格之春,结果却变成了弗兰德斯泥沼,这再次证明了一方可以发动战争,但结束战争往往需要两方。战争的持续已经演变为俄国在与美国北约拼物资,和乌克兰拼人力,在这两方面都对俄国不利。美国和北约国家敏感的是人员的伤亡,物资的消耗对政府的政策影响度不大,而乌克兰现政权则根本不在乎人员的损失。而对俄国来说,战争的物资消耗及其补充将较大影响国内人民的生活质量,人员伤亡的增加更将引起人民的不满,尤其是当这些伤亡发生在俄国境外且难以看到尽头。1917年也许太遥远,1980和90年代的阿富汗和车臣还殷鉴不远。

更何况,俄罗斯是个在世界多个地区拥有战略意义的大国,在乌克兰的持久战争已经使俄国无力在其他地区继续有效地维护自己的利益,从而在战略上受损颇多。事实上如果没有中国这个强大的存在,俄国现在的战略处境要糟糕得多。试想一下,如果此时美国在叙利亚和中亚挑动事端,俄国自身能有力量有效应对吗?恐怕早就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了。现在恰是由于中国的强大存在,在中东缓和了沙伊关系,使叙利亚从根本上摆脱了困境,美国只能骚扰抢些石油,这只是麻烦,已没有致命威胁。中国出于自已安全和一带一路战略利益出发,也不会容忍美国插手中亚,因此,尽管中亚国家与俄国脱轨迹象明显,但填补力量空白的是中国人,这对俄国来说,虽然对中亚的控制力受到大为减弱,但在目前情况下还是可以接受的。可这样的情况持续下去,俄国还要为此付出多少其他地区战略利益受损的代价呢?

4.对我国来讲,美国在主要对手和主要方向上的错位矛盾持续时间越长,就越有利于自己力量的发展。俄国力量被牵制在乌克兰而形成了某些力量真空的地区,使我国更便于进入这些以前有所顾忌的地方,对推动自己欧亚战略是极为有利的。因此,俄乌战争越持久对我国就越有利。

我国或许乐见俄乌战争陷于僵局,也可以接受以目前战线为基础的停火,但绝不会容忍俄国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从而使美国能消除后顾之忧,腾出手来全力对付自己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