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22为什么搞不起来了?因为去产能没辙了

当歼20量产称雄东亚天空后,美国议员急急忙忙要去增加F22,但美国发现唯一可以和中国歼20匹敌的战斗机已经停产,生产线都没有了。

美国人一下子就心里慌了,在美国国会吵很久,发现重新生产F22成本打不住,比现在的要贵2-3倍,每架高达3-4亿美元。因为当年的美元比现在的美元值钱多了,但是生产线效率还是那样,费用自然翻倍往上涨。

美国真的去产能了。在美国决策关闭F22生产线后,因为没有后续单,很多供应商的下层专属小供应商倒闭死了,凑不齐了。F22生产线的大供应商看生产线拆了,他们跟着也拆掉配件生产线,真正去产能。

实际上,工业产能这东西一去就难以回来,因为美国的资源在往服务业、金融业、互联网等转移,制造业这种苦哈哈的活没有人喜欢。你可以看到上次波音坠机被调查生产线质量时候就挖出波音客机的生产线工人居然是路边拉来培训1-2天就上了。中国这类岗位不培训个2-3个月以上估计是无法上线的。

工人走了,因为其他行业更赚钱,工作更自由舒适。就像中国很多年轻人愿意送外卖开网约车也不愿意入厂一样,生产线难以吸引人。美国当然更是这样了。

所以美国人在叫嚣重新提升制造业属于嘴炮为主,工业电在下降很多,制造业怎么起来,PMI指数也连续下降到不到50的。

工人走了,生产线没有了,厂房估计也转干别的产品或者厂房都没有了,F22再制造相当于要重启一条新产业链,而且很多技术都几十年前的,找都找不到了,比如一些处理器芯片。

而且F22很多技术老化,比如作战半径小,总线、火控飞控系统算力不够,小时飞行成本高昂。生产线没有,要重新开的,估计得顺手把这些毛病治治,那加起来工作量简直就是新研发飞机一样。还不如多造几架F35,反正美国人也不敢和中国俄罗斯直接干,而干其他小国F35够了。

总体上,一个国家如果工业去产能,要重新回去是很难的,因为大量小供应商已经消亡,要重新培育难度太高。这也是美国叫很久制造业回归最终却效果不佳的根源。不仅仅F22以后回不去,也许因为掏空了的工业,六代机都可能比中国晚。

500

500

转自 HW前HR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