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的每一天,小孩都在做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只是家长起到引导作用了么?

【本文来自《和老师交流后对方觉得我是模范爸爸,还让我上家长会分享经验,结果我孩子成绩倒数》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文科理工男
  • 教与学是两码事儿。有些人自己的学历很高,就觉得自己能够把孩子教好,往往就悲剧了。

    这个假期想抓一抓两个孩子(朋友的一个)的阅读理解。先把课标揣摩了好几天,又与两位中学语文老师探讨了半宿,再把十几本辅材筛选了一遍……反反复复琢磨了二十多天,到现在我也没制定出一个可行的方案。
    兄弟们想想吧,我是曾经站过十三年讲台的人,对此也无能为力。那些只是觉得自己行的人,你就别觉得、觉得啦。

    事到临头只能硬着头皮上。初步计划三十课时,筛选了三十个语料,打算从议论文切入(两个都是男孩,从记叙文切入肯定不对)。
    底气不足,心虚啊。好在都算是自己的孩子,不会被骂误人子弟。

    如果有所心得,肯定上来叨叨给大家听听。

    今天说这些的目的,是想告诉各位兄弟们,别随随便便鸡娃,让孩子们轻松自在地玩耍——没准成绩就出来了。
    不要有非分之想。教学、辅导这事儿,绝大多数人大概率是不行的,绝大多数教育机构恐怕也是不行的。还是省下钱给孩子们买冰棍吃吧,😁

阅读理解难道不是从日常生活中教起的么?

语文语文首先是语言组织沟通,那是从婴儿就开始了,等幼儿期积累了一定的语言交流经验,小学才开始系统性的进行文字学习和文字组织,从字词句段篇逐步和语言结合起来,两者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都是阅读和表达。

如果从来就不向小孩解释为什么打招呼总爱说“吃了吗?”;为什么明明觉得别人买的新衣服自己看上去并不好看还要虚伪的说“哎呀这衣服很适合你,你眼光真好!”;别人拿着家乡特产请吃自己虽然不怎么喜欢吃但还是要装作一副很不错的样子大加赞誉;别人明明做错了为什么不要直接指出而是婉转提示……

有么有从小给小孩讲童话故事,然后逐渐让小孩自己学着讲故事;有没有和小孩一起看动画动漫的时候问里面的各个角色他喜欢哪个?为什么喜欢?里面哪个角色做错了什么错在哪儿,哪个角色什么行为他最欣赏,整个故事到底说了什么,看完整个故事(或片段)有什么想法……

生活里的每一天,小孩其实都在做阅读理解和语言表达,只是家长在期间起到引导作用了么?

如果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家长引导得好的话,那么过渡到文字学习文字组织的时候,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会进行更多的思考并将两者结合得更好。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