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犯罪率那么高?一年犯罪几百万件

上周五,圈哥才刚报道过伦敦一名17岁少女午夜回家路上1小时被不同男性性侵3次的新闻,文章里援引过截至2016年9月伦敦各borough的报警案件数据。

而今天BBC最新报告显示,一年过去,英格兰与威尔士地区的犯罪率更高了!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英格兰威尔士地区犯罪率上升13%

500

案件数上升速度10年最高

BBC专家:原因“无法解释”

BBC这篇文章称,英国国家统计局(ONS)今天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016年6月至今年6月的一年期间,英格兰与威尔士地区记录在案的犯罪事件达到520万起,比此前一年的460万起飙升了13%。

而这也是ONS记录中,10年来犯罪率上升幅度最大的一次!

500

再细分的话,这些经过报警并记录在案的数据,还呈现出了以下这些趋势▼

划分为“暴力”的犯罪案件数上升19%,其中“未造成人身伤害”的数目上涨21%,“造成人身伤害”上涨10%,而“跟踪与骚扰”更是飙升36%;

与刀类凶器相关的犯罪比前一年多出26%,且所有这类案件有一半发生在伦敦;

性犯罪上升了19%;

谋杀与误杀案件从583起上升到629,涨幅达到7.89%!这还没有把今年伦敦和曼城发生的5起恐袭算进去……

500

(以上3图来自BBC News)

有在相关方面熟悉的英国本地人可能会辩解说,因为没计入“未报案”的事件,警方纪录并不能明确体现真实的犯罪率变化趋势。

而英国确实也有另一项“权威”数据,来测算真实的犯罪量:每年例行操作的“英格兰与威尔士犯罪调查”(Crime Survey for England and Wales),在两地区总共5600万居民中抽样3.8万人,根据他们提供的数据来推算。

500

“英格兰与威尔士犯罪调查”LOGO

(图片来自Crime Survey官网)

而同样在今天发布的“犯罪调查”数据显示,2015年9月至今年9月的实际犯罪数量为1080万起,是警方记录数据的两倍还多!

不过对比历年“犯罪调查”的数据,反而是呈现下降趋势……难道实际情况是,英格兰与威尔士地区的犯罪率其实是在降低?

500

10年来英格兰与威尔士地区犯罪案件数量变迁情况,蓝线为抽样测算的“犯罪调查”结果,红线为警方测算数据。(图片来自BBC)

BBC对此的解释是,和警方记录存在“未报案”盲点类似,“犯罪调查”的数据也存在局限性,因为毕竟是抽样结果推算而得。两者结果都不能说是“错误”,但误差都是存在的。

而对警方数据而言,包括谋杀和误杀在内的命案数量,由于案件本身恶劣,“未报案”或者“漏记”的情况就比其他类型案件少很多,可参考性也更高。

500

前面已经提到,去年英格兰与威尔士地区,不包括恐袭在内的命案比前一年多出了7.89%。而追溯起来,现在命案的发生频率几乎已经达到了9年前的水平。

对这种趋势,BBC内政记者丹尼·肖(Danny Shaw)的解释是: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连专家也觉得很困惑。不过他暗示这跟短缺的警力脱不开关系……

500

(图片截取自BBC News)

各地恶性案件手段刷新

抢劫现场升级为谋杀

数据也许不那么直观,就在最近接连发生的几起恶性事件,标志着英国治安情况的明显恶化,令人不寒而栗之余不得不发问:英国警察到底干什么去了?

10月17日周二,伦敦Archway:飞车党光天化日“蹲点”冲进咖啡店抢电脑

根据《地铁报》与《每日邮报》报道,这起事件发生在北伦敦的一家咖啡厅Bread and Bean Cafe,就在Archway地铁站外步行2分钟的交通干道路旁

500

500

(以上2图截取自Google Maps)

通过店内的监控录像可以看到,整个事件就在白天发生,歹徒连摩托车头盔都没摘下,冲进店内抢过窗边一名女顾客正在使用的笔记本电脑就冲了出去,坐上同伙已经发动的摩托车逃之夭夭,整个过程不超过3秒▼

500

(图片截取自地铁报视频,未经任何调速)

在接受《每日邮报》采访时,这家咖啡店的老板Valbona Sadiku表示,这已经是他们三周内第二次遭遇直接冲进店内抢劫的飞车党歹徒了,而且两次遭殃的都是坐在同一个位置的顾客,感觉是不是被人蹲点了:

“现在这些飞车党竟然会径直冲进人们屋里抢劫,真的是难以相信!这已经是新级别的犯罪,太可怕了!”

500

500

(以上2图来自每日邮报)

对此,Archway地区警方的处理方式仅仅是……表示会在公共场所“贴上标语”,提醒人们这种新抢劫手段的出现。而在被指责“不作为”后,警方的回应是:“我们在这么大个区域只有3名警官的人手,已经尽己所能了!”

如果说位于北三区的Archway还能看作是传统观念里治安较差地区,那么就在这起抢劫案发生的前一天,“富人区”帕丁顿的另一起抢劫谋杀案说明,英国治安的恶化早已跨越了所谓“富人区与穷人区”的简单划分。

10月16日周一,伦敦Paddington:未成年人抢iPhone 7直接将受害者捅死

这次的受害者名叫Abdul Samad,是一名年仅28岁的慈善工作者,凶手仅仅为了抢下他手里的iPhone 7,就残忍地用刀把他捅死在西伦敦帕丁顿的家门口。

500

受害者Abdul Samad。(图片来自旗帜晚报)

与周二的咖啡厅抢劫类似,两名凶手也是飞车党,一人是仅17岁的未成年人,另一个则是18岁刚刚成年。案发时间是当晚11:45,尸检发现,Samad所受刀伤都在心脏位置,抢劫的歹徒根本一开始就没准备给他留一条活路!

而就在当天几个小时前,曾经发生地铁爆炸案的帕森斯格林站,也刚发生了一起持刀袭击案,1人死亡、2人受伤……

500

警方封锁帕森斯格林地铁站外路段。(图片来自独立报)

4月23日周日,曼彻斯特:歹徒用抢来的跑车蓄意撞死车主

这是一起本周进行庭审的案件,案发已经是今年4月23日凌晨3点左右,受害者名叫Michael Samwell,是一名从英国皇家海军退伍的老兵。

500

受害人Michael Samwell。(图片来自卫报)

根据他的遗孀Jessica在庭上提供的证词,他们凌晨被自家楼下“一声巨响”惊醒。Michael让她呆在卧室内报警,自己下楼查看发生了什么事情。

Jessica回忆说,丈夫刚下楼时她还听到Michael大声警告歹徒。但等她报完警冲下楼,只看到厨房墙上有一个大洞,Michael躺在地上,而他们家被抢走的奥迪跑车前轮正压在他身上。

500

几年前婚礼上的Michael和Jessica。(图片来自每日邮报)

歹徒接下来先往前挪动了一下车,让还没停止呼吸的Michael躯体卡在了前后轮之间,然后再快速倒车,前轮第二次碾压他的身体后逃离。

29岁的嫌疑人Ryan Gibbons被捕后,在庭上否认谋杀。但法官当庭表示,第二次碾压受害人的行为早已超出了“惊慌”的范畴,根本就是蓄意谋杀!

500

4月24日天亮后,曼城警方在案发现场。(图片来自英国电讯报)

抢手机、抢电脑、抢跑车,毫无理由就上升为谋杀……在英国还敢不敢安心出门了?!

“受害概率”测算器:

年轻男性面临最高危险

此前网上曾经流传过各种地区犯罪率查询手段。而这次,BBC推出了新的“犯罪受害可能性”计算器,需要输入的参数包括性别、年龄、住房类型、就业状况、住处邮编▼

500

假设一名29岁以下的男性留学生,住在自行租下的住处,以周二发生咖啡店抢劫案的邮编为参考地址,那么遇到恶性事件的可能性“不高也不低”▼

500

另外还会显示一些细分情况,例如如果继续沿用上面的个人与地区数据,那么针对个人的暴力、抢劫与盗窃、其他行窃三类的风险分别为5.1%、2.3%以及2.0%,都高于英格兰平均水平▼

500

但针对住宅的犯罪率,盗窃类的危险倒是低于英格兰平均水平,财产被损毁的可能性略高(3.8%),而机动车相关犯罪的风险(4.4%)更是远高于英格兰平均水平▼

500

(以上4图截取自BBC News)

测算器地址为http://www.bbc.co.uk/news/uk-41178903,戳阅读原文也可以直达。

而BBC记者Dominic Casciani用该测算器进行一番试验后发现,16-29岁区间的年轻男性比其他年龄层的同性人群、所有异性人群遭到人身攻击的危险,都要高出4-5倍!而反而是60岁以上的女性,受人身攻击的可能性最低……

500

(图片来自卫报)

当然对受害概率影响最大的因素,不是性别,而是年龄,或者说生活方式。Casciani分析称,年轻人更容易成为犯罪分子的目标,原因主要在于:

年轻人在外玩乐的时间更长、更多夜归,这导致他们接触的人群中遇到潜在犯罪分子的可能性更大,并且夜生活中喝醉后也同意出现争端,成为暴力犯罪的导火索;

年轻人离开父母求学或工作后,一开始往往会因为收入问题选择更便宜、但安全状况也更糟糕的区域,并且租房者居多。

500

500

当然,遭遇犯罪这种事情,对于没有遇上的人而言可以用概率来考量,但对于不幸遭遇的受害者而言,可能性就是100%。

也再次提醒各位:英国紧急报警求救电话999,非紧急报警求助电话101。另外出门尽量避开治安混乱地区,注意别露富,尤其是别再边走边玩手机啦!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