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发明有两项是在宋辽时期,说明批宋时不能搞片面性
【本文来自《澶渊之盟保障了北宋百余年的和平盛世 为什么后世名声却不好?》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四大发明有两项是在宋辽时期,说明批宋时不能搞片面性
造纸、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技朮,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和科学技朮发展史上的伟大贡献。后两项就发生在宋朝时代:
指南针。北宋初年曾公亮(998-1078)的《武经总要》记载了制造指南魚的方法,但粗疏难以实用。到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1031-1095)的《梦溪笔谈》中,最早提出了指南针的制造技术。再到南宋时期的陈元靓制造的指南龟,逐渐发展成罗盤指南针。没有这一发明,就没有郑和下西洋的大航海,也就更没有哥伦布航海发现新大陆了。
活字印刷术。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1048),平民毕昇创造。开始用的泥土烤硬的活字,以后经过宋末元初的王祯改为木活字,以后逐渐改为铅字。这是印刷朮的根本性改革(以前是雕板印刷,即古本线装书),传到欧洲是四百年以后,加快了世界书面文字的记载和传播,开创了世界文明交流的新局面。
火药和纸的制造和应用,在宋代也有新的发展。如南宋与金在采石矶一战(1161年),就以火药与石灰、硫磺制成的霹雳炮,打败了金军。宋代苏易简的《纸谱》,记载了多种纸的制造工艺。
宋朝那个年代,劳动者靠聪明才智创造世界第一发明的还有不少。比如:
松江黄道婆,将蔴纺车改造为脚踏三绽棉纺车;王祯记载的32绽水力纺纱车;
煤矿开釆煤直井的发明,和找矿、炼焦技艺的发明;
食用菌的栽培技朮,南宋陈玉仁的《菌谱》,记载浙江11种食用菌的工艺;
南宋年间,江浙蚕农对蚕种的选育技术,特别是培育出四眠蚕,是养蚕工艺的大进步。剿丝工艺也是首创;
瓷器的名窑遍布中原和江南,有定窑、耀窑、钧窑、磁州窑、龙泉窑、景德窑六大体系,工艺各有特点,瓷品色彩斑烂;
世界第一个船坞在北宋都城的金明池,是黄怀明在1068-1077年的创造。12世纪宋代已有实船模式和船图,可以批量生产船舶;
北宋时代颂行了第一部总结古代木建筑的技术规范——《营造法式》。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北宋仁宗至和三年的山西应县木塔,高九层67.13米,是世界最高木塔,历经九百多年,仍然屹立完好。
再讲一件,举世闻名的苏州石刻天文图碑,是南宋理宗淳祐7年(1247年)黄裳依据1190年绘制的星图刻制。现可以辨认的星数1434颗。现存苏州文庙。说明宋和以前中国天文学的先进水平。
正因为有劳动人民的不断创造,才推动了宋代社会经济的一度发展繁荣和人口的增長。批宋朝封建皇朝的腐败屈辱,但不能把老百姓的功劳也一概抹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