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把其他国家的力量全部凝聚在了一起,并合理地分配了产业
【本文来自《计划经济的草纸,你还有印象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在苏联解体之前,苏联人民的生活一直都是非常富足的。和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相比,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绝对是一骑绝尘的。
我们就从衣、食、住、行和社会保障几个方面,来看一看当年苏联人民的生活究竟有多么富裕吧!
先从住房来说,苏联走的是共产主义道路,当时苏联人民住的房子,基本上都是政府分的,其实我们也曾经学过苏联的这种分房政策,大家记忆中的那种筒子楼就和这种分房模式差不多,不过苏联人民被分到的房子,可不是我们印象中的筒子楼,而是公寓式的居民楼,甚至是小洋楼。更重要的是,这些百姓分到房子并入住之后,是完全不用交水电费的,那个时候苏联人民根本就没有水电费的概念,这些费用全部都是由国家负担的。不管是从人均居住面积来看,还是从室内条件来看,苏联政府分给人民的房子都是无可指摘的。住房和看病是民生的两大根本问题,为解决这一根本问题,当年苏联就已经开始推行免费医疗了。
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免费医疗不一样,苏联政府口中的免费是高精免费,当年苏联政府的医疗水平是极高的,我们都知道,即便是富裕如欧美,看病都是极其昂贵的,欧美国家经常会出现人民排几天的队还看不上病,看了病也买不起药的情况。但就在上个世纪,苏联政府就已经推出了一种名为“全民疗养”的制度了,由于苏联的教育水平极高,所以苏联医院内的大部分医生的基本功都很扎实,他们不仅有极高的医疗水平,且还有先进的仪器,所以说当时苏联人民的疾病治愈率是非常高的。当年,不管是高层领导还是普通百姓,都可以去到疗养院中接受这种免费医疗,即便是这种免费不是真的全部免费,但是他也确实解决了,苏联人医疗花费的大头。更有甚者,当时还出现了一种,各个国家的人排队去苏联看病的情况。
从教育方面来看,苏联的实力同样是不遑多让的,苏联是共产主义国家,他和资本主义国家有着根本性的区别。虽说美国和英国等国的教育水平也很高,但是英国和美国所实行的是精英主义教育,是y字形教育,这些国家中的高精尖人才很多,可全民素质却并没有那么高。
同时期的苏联,不仅培养出来了大批科技人才,且全民素质、文化水平也是极高的,这种高几乎是空前绝后的,即便是现在的美国的人均化水平也比不上当初的苏联。苏联的教育水平之所以能够发展得这么蓬勃,一个是因为它的普及面广,另外一个原因,便是因为他的效率极高·。
苏联有一位教育家,名字叫做赞科夫,赞科夫认为如果一个小孩学会了加法,并不应该让他继续练习,而应该让他继续学乘法。这一教育理念也真正贯彻进了苏联教育界,在这种高密度、高效率的教育风气之下,苏联也培养出了许多“天才小孩”,而在苏联教育制度的保障之下,这些天才小孩儿又都有能力继续步入更高的学府,接受更为系统的教育,所以他们才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的人才。
人才是发展之本、是革新之本,后来这些人才也进入了苏联的各行各业,为苏联完成了许多突破、造出了许多高精尖创新产品。苏联不仅拥有强大的教育体系,且还拥有着一批高知人才,直到苏联解体30年后,莫斯科大学依旧被世界公认为世界上数学水平最高的学校。
就连我国华为公司的负责人也曾亲口说出了:“华为的5G技术的突破,就是来源于一个俄罗斯数学家对武器方程的破解。”这样的话。
再来说苏联教育的广度,单拿艺术来说,在英国,像芭蕾舞这样的高贵的艺术只会在贵族家庭或者剧院中才会出现,但在苏联,任何一个平民家庭却都能学习这种文化,像画画之类的艺术,更是在苏联的普及下成为了全民文化,这种普及也迅速提高了苏联人民的整体文化素质和审美情趣。
在美国高喊着自由、高喊着民主、高喊着个性的时候,苏联的文化发展得也是非常蓬勃的,我们看那个时期的苏联的电影便能看出来,那个时候的女性有多么时尚了。当时,在苏联的街头到处可见染头烫头的摩登女性,这种摩登不仅仅体现在这些女性的外表上,更彰显了这个民族的活力。苏联之所以能够将这种普及真正落实,主要还是得益于他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的保障下,大大降低了苏联的贫富差距,当时整个苏联都在鼓吹着人人平等的风气,虽说,苏联社会并没有达到真正的平等水平,但这样的经济体制,却也确实为大部分普通百姓的生活注入了一针镇定剂。
当时各个国家的物资都比较匮乏,大家想吃什么东西,还要提前去屯,但在那个时候,苏联却就已经实现了商品自由了,在其他国家的市场环境还处于需要多少东西,生产多少东西,供求多少东西的时候,苏联的货架上便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产品供人们挑选了。而这种数量的富足却并不意味着质量的下降,当时由苏联工厂生产出来的商品的质量,在世界也都是极为有名的。
苏联之所以会这么强大,就是因为他把其他国家的力量全部凝聚在了一起,并合理地分配了产业,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和其他联盟国家,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不怀念当初的苏联的。像今天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的极为严重的垄断情况和寡头金融,在当年的苏联社会根本无法立足。但遗憾的是,在苏联进行政治改革之后,一些高官却为了一己私欲打破了这种平衡,将国家的利益据为己有,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