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论持久战》的现实意义?

《论持久战》是一篇被舆论场严重滥用的演说稿(很多人甚至不知道它其实是一篇演说稿),它不是什么意蕴深远走一步看十步,草蛇灰线伏笔千里的残局棋谱推背图,而是一个军政领袖摸着石头过河的工作笔记和战斗号召,绝大多数滥用它的典故的人甚至没有完整读过它全文,还人为捏造了许多原文中并不存在的观点,靠诉诸作者权威的方法来压倒反对意见,是作者被滥用,被歪曲的最多的著作之一。

需要指出的是,《论持久战》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战争环境下的产物,其中的一些内容其实是不具备普遍适用性的。其中的一些结论和策略与其说是诸多选项中的最优解,不如说是迫于现实万般无奈下的最后选择,是“实在没招了只能这么做”而不是“这么做是最优解所以我们这么做”。

其中尤以在国内舆论场中被严重滥用的“速胜派=投降派”一说为甚。

要客观了解《论持久战》,必须了解《论持久战》发表时的历史背景,《论持久战》发表于1938年5月,那么在该演说发表前后发生了哪些事呢?

1937年7月,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日军开始空袭南京。

1937年9月,日军第五师团第二十一旅团一部及辎重车队孤军冒进,被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歼灭,歼敌千余人,即平型关大捷。

1937年10月,金门沦陷。

1937年11月,太原沦陷,上海沦陷,苏州沦陷,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1937年12月,芜湖沦陷,南京沦陷,杭州沦陷,济南沦陷,南京大屠杀开始。

1938年1月,美国内部开始出现声援中国的风潮。

1938年2月,徐州会战爆发,中国军队围绕徐州,以津浦、陇海铁路为交通基干,组织了大规模的对日防御作战,日军方面兵力为8个师团又3个旅团,2个支队共24万人南北夹击徐州,中国军队为当时的第五战区司令李宗仁指挥64个师又3个旅共60余万人进行抵抗。

徐州会战耗时近半年,是抗战爆发前期最重大的军事事件,我们所熟知的很多抗战期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严格来说都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比如台儿庄战役,这次战役实际上是日军濑谷支队孤军冒进,企图经台儿庄直取徐州,被李宗仁诱敌深入后围歼,再比如滕县陷落,这次战役其实也是台儿庄战役前期战斗的一部分,还有著名的扒花园口,这事其实也算是徐州会战的后果之一,徐州陷落后,日军打通了津浦铁路,随后沿陇海铁路西进,老蒋畏敌如虎,整出了扒开花园口试图阻止日军西进这种千古烂活。

1938年2月还发生了另两件事,一件是南京大屠杀,另一件是郑州惨案,南京大屠杀严格来说从1937年12月就开始了,一直持续到了1938年2月,大家都比较熟,就不赘述了,说一下知名度较低的郑州惨案,郑州惨案发生于1938年2月14日,那一天是元宵节,郑州市民上街庆祝,正在搞节庆活动,耍龙灯踩高跷的时候,日军突然空袭郑州,对正在庆祝的郑州市民人群密集区投下炸弹,造成了巨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别是郑州火车站附近大同路西端和一马路一带,那里是繁华地段,人群稠密,饭店旅馆林立,日军针对那个地方进行了密集轰炸,这种针对人口聚集区的稠密平民进行大规模屠杀的行为,是一次典型的种族灭绝事件。

1938年3月发生了一件相当有名的事,日军在沦陷后的南京成立了所谓“中华民国维新政府”,这个傀儡政权就是后来汪伪政权的前身。也是在这一月,老蒋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制定了《抗战建国纲领》,终于半推半就的开始抗战,蒋介石成为国民党总裁,汪精卫为副总裁,国民参政会成立,三青团成立,中统成立。

1938年4月,大批中国学者随着东部国土的沦陷逃亡昆明,建立了西南联大,人心惶惶,在这个月的5日,张国焘逃离延安并被开除党籍。

1938年5月,厦门沦陷,合肥沦陷,徐州沦陷。特别是徐州沦陷,标志着中国军队付出巨大代价,做出重大努力,进行积极部署,并一度在台儿庄等地取得胜利的徐州会战彻底失败,津浦、陇海铁路这一交通骨干线路被夺取,日军西进再无阻拦,中国社会的军民士气陷入低谷,亡国思潮开始泛滥,在这一背景下,月底,《论持久战》发表。

1938年6月,老蒋扒了花园口,千古烂活。同月12日,安庆沦陷,决定中国抗战正面战场存亡的武汉会战爆发,也是在这个月,日军106师团孤军深入,前进至万家岭地区,第一兵团司令薛岳调集三个军的兵力围攻得手,也就是万家岭大捷。

1938年7月,九江抗战爆发,庐山保卫战爆发。

1938年9月,武汉会战。

1938年10月,万家岭大捷,中国军队围歼了孤军深入的日军106师团,但是同月21日,广州沦陷,24日,武汉沦陷,此事标志着正面抗战已无胜机。

1938年11月,长沙文夕大火。

1938年12月,汪精卫投敌。

这就是《论持久战》发表前后一段时期中国的基本局势,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国内战局有这么几个特征:

1.中国军队几乎不具备在正面对抗中与日军交战的能力,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军队在面临日军的进攻时往往难以抵御,甚至一触即溃,有时候必须付出重大惨烈代价才能勉强守住战线,几乎无力反攻。

2.偶尔的几场胜利,往往是日军部队轻敌冒进,孤军深入,然后被中国军队抓住机会,调集数倍于敌的重兵进行围攻,然后能获得一点而胜利,而此类胜利往往代价巨大,交换比得不偿失,且战略目标往往无法达成,成果得而复失,从平型关到台儿庄再到万家岭,无不如是。

3.日军的战线拉的非常长,进攻面非常广,从华北到岭南无处不攻,对中国领土几乎是自东向西的席卷式吞并,还往往能够四面得手,乃至于想要打下哪里,就能打下哪里,唯一限制日军发挥其技战术优势的阻碍几乎只有兵力和中国糟糕的基础设施情况而已。

4.中国的大部分经济精华地带,交通枢纽,政治中心,战略要地,人口稠密区要么已经沦陷,要么即将沦陷,人力物力已经不再占据优势。

5.国内残余的抵抗力量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团结,但也有大批政治精英叛国投敌,例如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傀儡政权的梁鸿志,他曾经在段祺瑞的北洋政府中当任秘书长,再比如日本扶持的另一傀儡政权“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首脑王克敏,他曾经在段祺瑞的北洋政府中当任财政部长和央行总裁,还有大名鼎鼎的汪精卫,汪精卫作为国民党副总裁,国民党内部除了宁系外另一主要派系汉口系的首脑,曾被广泛视为国民党内部的进步开明人士,四一二时期曾被共产党内部不少人视为救星和指望,他的叛国投敌在当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引发了国内社会思潮的剧烈震动,后来前文提到的俩傀儡政权合并后,汪精卫成了首脑,也就是后来的汪伪政权。

《论持久战》就是在这种极端特殊,极端严峻,极端绝望,极端危险的大环境下发表的,这种极端化的客观环境注定了《论持久战》不可能是一部具备广泛适用性的著作,更注定了《论持久战》中的一些结论和观点是有重大局限性和针对性的,其中提出的一些策略和手段,说难听点完全是加油鼓劲的打气言论,是应急举措,它不可能无限泛用于一切环境,世界上没有无限泛用于一切环境的万灵丹。

甚至其中的一些具体预测和观点,从现实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都是完全错误的,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1.论持久战把中国抗战的一部分希望寄托在苏联身上,摘录其中一部分

今天全国人民有一种希望,认为国际力量必将逐渐增强地援助中国。这种希望不是空的;特别是苏联的存在,鼓舞了中国的抗战。空前强大的社会主义的苏联,它和中国是历来休戚相关的。苏联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上层成分之唯利是图者根本相反,它是以援助一切弱小民族和革命战争为其职志的。中国战争之非孤立性,不但一般地建立在整个国际的援助上,而且特殊地建立在苏联的援助上。中苏两国是地理接近的,这一点加重了日本的危机,便利了中国的抗战。中日两国地理接近,加重了中国抗战的困难。然而中苏的地理接近,却是中国抗战的有利条件。

不光这一处,全文中有多处提及“苏联的援助”“苏联的支持”“苏联接近中国带来的有利条件”然而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苏联反而是盟国之中最后一个对日宣战的国家,虽然苏联和日本爆发过诸如诺门坎战役一类的短促局部冲突,但两国控制区在整个抗战期间总体上还是保持平稳的,中苏两国在地理上的接近不仅没有成为中国抗战的有利条件,反而让整个东北成为了支撑日本把战争长期化的安稳大后方,松花江上的大豆高粱煤炭铁矿源源不断的为日本本土输血供氧,成了日本方面把战争进行到底的底气所在。

一个基本事实是,当美军甚至英军在太平洋上和日军浴血拼杀,当中国军队在中条山战役,在大湖战役,在苏中反扫荡和华北反扫荡中与日军拼命时,苏联则一直在小心翼翼的维系着1941年签订的《苏日互不侵犯条约》,苏日关系极其平稳,以至于战争末期日本方面把调停美日关系的指望寄托在苏联身上。还记得那个著名的“因为斯大林是大肚子,所以一定心眼好”的著名笑话吗?

实际上东北抗联的残余力量退入苏联后,也受到了苏联的严厉控制。

苏联直到1945年8月8日才对日宣战,这个时间甚至晚于美军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时间——1945年8月6日。

而苏联之所以对日宣战,也与文中所述的“苏联和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上层成分之唯利是图者根本相反,它是以援助一切弱小民族和革命战争为其职志的。”截然相反,而是因为苏联在雅尔塔密约中夺走了外蒙古和中国东北的一系列权益,在1945年6月的《苏中友好同盟条约》得到了关于大连成为自由港的承诺后,为了在战后瓜分胜利果实时能够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才在日本被美国打的油尽灯枯之际出手摘桃子,此后苏联在东北的铁路,港口等殖民权益一直维持到斯大林死后才陆续得以收回,在此必须感谢赫鲁晓夫,感谢苏共二十大秘密报告,感谢波匈十月事件。

2.论持久战曾经把希望寄托于日本内部发生革命,摘录其中一部分

问:在什么条件下,中国能战胜并消灭日本帝国主义的实力呢?

答:要有三个条件:第一是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是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是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就中国人民的立场来说,三个条件中,中国人民的大联合是主要的。

……

中日战争将改造中日两国;只要中国坚持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就一定能把旧日本化为新日本,把旧中国化为新中国,中日两国的人和物都将在这次战争中和战争后获得改造。我们把抗战和建国联系起来看,是正当的。说日本也能获得改造,是说日本统治者的侵略战争将走到失败,有引起日本人民革命之可能。日本人民革命胜利之日,就是日本改造之时。这和中国的抗战密切地联系着,这一个前途是应该看到的。

我们都知道,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并没有发起什么革命运动,日本内部不仅没有什么革命运动,相反,大批日本顽固分子在裕仁发布投降诏书后还无法接受失败并自杀,战后日本基本上全盘继承了战时日本留下的产业基础,并在战后经济建设中迅速崛起,飞黄腾达,包括大批甲级战犯在内的日本军政要员在战后日本继续当任要职,主导日本政治进程。

例如安倍晋三的外公,曾经协助石原莞尔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在东北培养日本经济官僚,绰号“满洲妖”,战后曾任日本首相的岸信介,战时曾任关东军骑兵军官,后来访华并推动中日邦交正常化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就是典型例子。

关于战时日本和战后日本的一脉相承,我曾经写过长篇,在此不做赘述。实际情况是,日本人民忙着享受帝国红利,没空革命。认为敌人的无产阶级会主动起来造反以支援我们,是一种典型的左人式的一厢情愿。

3.论持久战曾经把包括抗战在内的第二次世界大战视为终结一切战争的战争,认为此战之后要不了多久,人类的永久和平就能到来,依然还是摘录其中一部分

我们可以预见这次战争的结果,将不是资本主义的获救,而是它的走向崩溃。这次战争,将比二十年前的战争更大,更残酷,一切民族将无可避免地卷入进去,战争时间将拖得很长,人类将遭受很大的痛苦。

但是由于苏联的存在和世界人民觉悟程度的提高,这次战争中无疑将出现伟大的革命战争,用以反对一切反革命战争,而使这次战争带着为永久和平而战的性质。即使尔后尚有一个战争时期,但是已离世界的永久和平不远了。

人类一经消灭了资本主义,便到达永久和平的时代,那时候便再也不要战争了。那时将不要军队,也不要兵船,不要军用飞机,也不要毒气。从此以后,人类将亿万斯年看不见战争。已经开始了的革命的战争,是这个为永久和平而战的战争的一部分。

占着五万万以上人口的中日两国之间的战争,在这个战争中将占着重要的地位,中华民族的解放将从这个战争中得来。将来的被解放了的新中国,是和将来的被解放了的新世界不能分离的。因此,我们的抗日战争包含着为争取永久和平而战的性质。

现在我们都知道后来发生什么了,人类确实不要兵船了,因为有航母战斗群了,军用飞机依然还在用,而且越来越好,毒气用的不多了,主要是因为核武器实在是太好用,甚至还有了太空军事化和信息化战争,至于“永久和平”那更是纯属扯犊子,美国著名游戏《辐射》系列那句著名的开场白“war,war never changes”才是人类社会的最佳写照。

而资本主义也没有走向崩溃,反而在一次次改进,迭代和出清中引领人类文明不断向前进步,你我正在盯着看的屏幕和使用的网络,皆是资本主义的成果。

打倒帝国主义的也并不是什么人民的革命,而是另一个更强大的帝国主义,这一点非常关键。

虽然我举了《论持久战》中错误的估计和具有局限性的部分,但总体而言,《论持久战》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依然不失为一部佳作,重点在于它牢牢抓住三个主要矛盾,这也让它具备了一定程度的超越时代的意义:

1.主张抵抗到底,拒绝一切妥协,坚持寸步不让。

问:假如战争拖得很长,日本没有完全战败,共产党能否同意讲和,并承认日本统治东北。

答:不能。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一样,不容许日本保留中国的寸土。

《论持久战》千头万绪,总结下来一句话,抵抗有理,其中最精华最有意义的就是这一句,无需多说什么,真理往往是简单而朴素的,就像1+1=2一样,根本用不着长篇大论的铺设。

这一观点真正值得赞美的部分是勇气,要知道当时的时代背景,当时的情况是中国的绝大多数精华地带已经沦陷,大型都市一个接一个丢失,大多数产业要么被摧毁要么被占领,多次发起的大型会战结局乏善可陈,战损比难看的可怕,首都都被人占了,还被人屠了,东三省更是沦丧已久,严格来说,从日俄战争之后,东三省的大部分主权权益就已经与中国人关系不大了,奉系军阀只是东三省诸多境内外势力的一支,不具有决定性的主导地位,当时大多数人对收复东三省感到希望渺茫。

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依然发出掷地有声的号召,我们要夺回每一寸土地,我们一步也不退让,这是何等的弥天大勇。

天下万事,敢字为先,失去勇气,失去一切。

2.全文中多次指出了妥协退让的严重后果,反驳了只要再出让一些权益,就能息事宁人,换来一夕安寝,换来所谓的顾全大局,换来所谓的稳扎稳打的错误言论。

日本的大陆政策已经确定了,那些以为同日本妥协,再牺牲一些中国的领土主权就能够停止日本进攻的人们,他们的想法只是一种幻想。我们确切地知道,就是扬子江下游和南方各港口,都已经包括在日本帝国主义的大陆政策之内。并且日本还想占领菲律宾、暹罗、越南、马来半岛和荷属东印度,把外国和中国切开,独占西南太平洋。这又是日本的海洋政策。

在这样的时期,中国无疑地要处于极端困难的地位。可是大多数中国人相信,这种困难是能够克服的;只有各大商埠的富人是失败论者,因为他们害怕损失财产。有许多人想,一旦中国海岸被日本封锁,中国就不能继续作战。这是废话。

为反驳他们,我们不妨举出红军的战争史。在抗日战争中,中国所占的优势,比内战时红军的地位强得多。中国是一个庞大的国家,就是日本能占领中国一万万至二万万人口的区域,我们离战败还很远呢。我们仍然有很大的力量同日本作战,而日本在整个战争中须得时时在其后方作防御战。中国经济的不统一、不平衡,对于抗日战争反为有利。例如将上海和中国其他地方割断,对于中国的损害,绝没有将纽约和美国其他地方割断对于美国的损害那样严重。

这段言论哪怕在今天都极有价值,有些把“速胜派=投降派”挂在嘴上,实际上一肚子绥靖政策的人,他们是为了保住国家和民族的重大根本利益吗?不是,他们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坛坛罐罐而已,他们要求妥协退让,委曲求全,以土地换和平“大局为重”,实质上是要求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做他们个人坛坛罐罐的缓冲垫和挡箭牌,宁可让国家和民族利益代偿受损,也要保住他们自己的坛坛罐罐,嘴上冠冕堂皇,其实无非门户私计。

3.正面战场已注定失败的情况下,坚持打正规战是没有出路的,当务之急是转变思路,尽快转为治安战,把日军磨跑,熬走。

之前说过,武汉会战之后,中国正面战场实际上已经失败,再无正面抗战可能,这是因为武汉是九省通衢,是当时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交通枢纽,更是长江中游的航运中心,其运输网辐射大半个中国,通江达海,八方要冲,是中国本土防御的命门要冲,武汉沦陷后,中国已经丧失了对本土绝大多数区域的骨干交通网络的控制权。

当时的中国在京广线以西没有任何南北交通干线,长江以南也没有东西交通干线,武汉是当时唯一能联络上述区域的综合交通枢纽,失去武汉后,中国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彻底崩盘,事实上已经不再具备跨区域调动大量军队,实行大规模跨区域军事行动的能力,说白了,就是类似于淞沪,徐州,武汉这种大规模会战已经不再具备发起实施的客观条件,中国残余的抵抗力量被分割在不同区域,继续以正规战的思路进行抵抗,那结果必然是被各个击破。

实际上日军在侵华过程中,一直非常注重对类似于武汉这种关键交通枢纽的进攻和占据,以此提高侵华的效率,比如前面提到的徐州会战,徐州也是当时华东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而也正是因为徐州的沦陷,日军得以沿着陇海铁路西进,导致畏敌如虎的光头做出了扒花园口这种弱智昏招。

作者作为一个具有卓越战略眼光的军政领袖,非常敏锐的意识到了这种危险的局面,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号召整个国家将作战思路从正规战转为治安战,关键是不仅号召大家打治安战抵抗到底,还在演说中用平实简朴,形象生动的语言手把手教听众治安战该怎么打,提出了大量基于当时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作战方法。

纵览整部《论持久战》 ,其中大部分篇幅其实是在加油打气和教你怎么打治安战,其中的一些作战方法严格来说其实是不够完善的,与后来八路军在中国的广大土地上真正发起的治安战范式有较大区别,比如《论持久战》中依然在追求尽可能杀伤敌人,夺取战略要地,但随着战斗进程的发展,后来八路军发现,尽可能提高日军在沦陷区的统治成本,摧毁其统治收益,迫使其占领难以为继,建立基层政权,用激烈的抵抗为沦陷区民众活出统战价值,改善群众境遇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但《论持久战》 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它是中国抗战中治安战思路的开山宗师,它的意义在于第一次正式把多种作战方式并用的治安战确定为中国抗战的主要作战方法,充分深挖了中国社会隐藏已久的战争潜力,给大家加油鼓劲,用平实且极具说服力的方式鼓舞了士气,在一片绝望的大环境下夯实了把战争进行到底的精神基础,迈出了全民抗战的第一步。

最后再说一说《论持久战》中被人为捏造胡乱滥用的几个观点,比如那个满天乱飞的速胜派和投降派是一体两面的说法。

全文中没有任何关于速胜派=投降派的字眼,这个观点是当代人为捏造出来的,全文没有任何一处有类似表述。

文中关于速胜派和投降派的有关论述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驳斥了投降派的亡国论观点,为拒绝放弃抵抗的人加油打气,论述抵抗到底的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以及我们能够利用的优势和机会,同时驳斥了那种“只要不抵抗就不会付出代价”的错误观点,明确指出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本质上在意的不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是自己的坛坛罐罐,他们是要拿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自己的坛坛罐罐进行代偿,还指出了就算这么做,最后依然保不住他们的坛坛罐罐。

另一部分是关于速胜派的观点,和某些人捏造歪曲的不一样,作者并不反对速胜,作者是认为在当时的客观环境下不具备速胜的条件,作者甚至说的很直白,谁不喜欢速胜,大家都喜欢速胜,只是现在实在是没招了,正面实在是打不过,敌人实在太强大,我们迫不得已才只能靠治安战来“慢胜”的,摘录其中一段:

我们也不是不喜欢速胜,谁也赞成明天一个早上就把“鬼子”赶出去。但是我们指出,没有一定的条件,速胜只存在于头脑之中,客观上是不存在的,只是幻想和假道理。因此,我们客观地并全面地估计到一切敌我情况,指出只有战略的持久战才是争取最后胜利的唯一途径,而排斥毫无根据的速胜论。我们主张为着争取最后胜利所必要的一切条件而努力,条件多具备一分,早具备一日,胜利的把握就多一分,胜利的时间就早一日。我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缩短战争的过程,而排斥贪便宜尚空谈的速胜论。

同时作者还指出了为啥当时的情况速胜不了,以及为什么“慢胜”是比较有利的方法:

日本方面:第一,它是一个强的帝国主义国家,它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在东方是一等的,在世界也是五六个著名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一个。这是日本侵略战争的基本条件,战争的不可避免和中国的不能速胜,就建立在这个日本国家的帝国主义制度及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上面。

然而第二,由于日本社会经济的帝国主义性,就产生了日本战争的帝国主义性,它的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时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日本帝国主义,由于内外矛盾,不但使得它不得不举行空前大规模的冒险战争,而且使得它临到最后崩溃的前夜。从社会行程说来,日本已不是兴旺的国家,战争不能达到日本统治阶级所期求的兴旺,而将达到它所期求的反面――日本帝国主义的死亡。这就是所谓日本战争的退步性。跟着这个退步性,加上日本又是一个带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这一特点,就产生了它的战争的特殊的野蛮性。这样就要最大地激起它国内的阶级对立、日本民族和中国民族的对立、日本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对立。日本战争的退步性和野蛮性是日本战争必然失败的主要根据。

还不止此,第三,日本战争虽是在其强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的基础之上进行的,但同时又是在其先天不足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日本的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虽强,但这些力量之量的方面不足。日本国度比较地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感缺乏,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日本统治者想从战争中解决这个困难问题,但同样,将达到其所期求的反面,这就是说,它为解决这个困难问题而发动战争,结果将因战争而增加困难,战争将连它原有的东西也消耗掉。

最后,第四,日本虽能得到国际法西斯国家的援助,但同时,却又不能不遇到一个超过其国际援助力量的国际反对力量。这后一种力量将逐渐地增长,终究不但将把前者的援助力量抵消,并将施其压力于日本自身。这是失道寡助的规律,是从日本战争的本性产生出来的。总起来说,日本的长处是其战争力量之强,而其短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退步性、野蛮性,在其人力、物力之不足,在其国际形势之寡助。这些就是日本方面的特点。

中国方面:第一,我们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从鸦片战争〔10〕,太平天国〔11〕,戊戌维新〔12〕,辛亥革命〔13〕,直至北伐战争,一切为解除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革命的或改良的运动,都遭到了严重的挫折,因此依然保留下这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我们依然是一个弱国,我们在军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各方面都显得不如敌人。战争之不可避免和中国之不能速胜,又在这个方面有其基础。

然而第二,中国近百年的解放运动积累到了今日,已经不同于任何历史时期。各种内外反对力量虽给了解放运动以严重挫折,同时却锻炼了中国人民。今日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虽不如日本之强,但在中国自己比较起来,却有了比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更为进步的因素。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就是这种进步因素的代表。中国今天的解放战争,就是在这种进步的基础上得到了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可能性。中国是如日方升的国家,这同日本帝国主义的没落状态恰是相反的对照。中国的战争是进步的,从这种进步性,就产生了中国战争的正义性。因为这个战争是正义的,就能唤起全国的团结,激起敌国人民的同情,争取世界多数国家的援助。

第三,中国又是一个很大的国家,地大、物博、人多、兵多,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这同日本又是一个相反的对比。

最后,第四,由于中国战争的进步性、正义性而产生出来的国际广大援助,同日本的失道寡助又恰恰相反。总起来说,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在其是一个大国家,在其国际形势之多助。这些都是中国的特点。

抛开那些关于野蛮还是文明,进步还是退步的意识形态论述不谈,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看,作者说的非常明确,速胜不了是因为日本方面确实比较强,打不过就是打不过,没办法,不是不想速胜,是速胜不了,但另一方面,日本的战争潜力不足,战略纵深稀薄,而中国战争潜力庞大,战略纵深广阔,这注定了日本不耐久战,而中国有条件,能拖住,只要中国坚定守住,就一定能有办法,能拖垮,拖死日本。

另外,作者认为投降派才是主要矛盾,速胜论无伤大雅,应该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对付亡国论上,根本没有所谓的“速胜论=亡国论”之说,并且预警了亡国论的流行

速胜论者则不知道战争是力量的竞赛,在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没有起一定的变化以前,就要举行战略的决战,就想提前到达解放之路,也是没有根据的。其意见实行起来,一定不免于碰壁。或者只是空谈快意,并不准备真正去做。最后则是事实先生跑将出来,给这些空谈家一瓢冷水,证明他们不过是一些贪便宜、想少费气力多得收成的空谈主义者。这种空谈主义过去和现在已经存在,但是还不算很多,战争发展到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时,空谈主义可能多起来。但是在同时,如果第一阶段中国损失较大,第二阶段时间拖得很长,亡国论和妥协论更将大大地流行。所以我们的火力,应该主要地向着亡国论和妥协论方面,而以次要的火力,反对空谈主义的速胜论。

最后,作者主张用尽一切手段,抓住一切机会,想尽一切办法,能够怎样胜利,就要怎样胜利,作者明确主张对倭寇要采取趁你病要你命的作战方针。

作战高度强调战争的主观能动性,主张积极主动与敌作战,而不是被动挨打缩在壳里当龟男,主张使用一切机会和手段打击敌人,具体内容太长,这里就不再摘录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原文中【能动性在战争中】,【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主动性,灵活性,计划性】,【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四个小节。

顺便一提,那些喜欢把“速胜派=投降派”挂在嘴上的人还特别喜欢捏造一顶“机会主义”“昭和赌徒”“投机分子”的帽子往别人头上扣,用《论持久战》给自己提供道义权威,站在自己捏造出来的道德高地上对一切反对意见横挑鼻子竖挑眼,然而这只能证明他们其实并没有看过《论持久战》原文。

实际上,作者本人就极力主张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抓住一切可用的机会打击敌人,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必要的代价,刀山火海里滚过来的人,怎么可能对战争的代价没有清醒的认识?作者甚至对此前抗战中多次未能抓住关键的战略机遇而倍感惋惜,作者专门用了【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抗日战争中的决战问题】,【消耗战,歼灭战】三个小节讲了该如何抓住一切有利机会打击敌人,甚至还列举了一系列可资利用的有利机会和日军暴露出来的破绽,并且严厉斥责了面对有利机遇时消极被动,不积极主动抓住一切有利机会向敌人进攻的错误观点,驳斥了怕疼就不打折,怕苦就不吃药,既想要胜利又不想付出代价的愚蠢观点,在此摘录一段:

我们主张一切有利条件下的决战,不论是战斗的和大小战役的,在这上面不容许任何的消极。给敌以歼灭和给敌以消耗,只有这种决战才能达到目的,每个抗日军人均须坚决地去做。为此目的,部分的相当大量的牺牲是必要的,避免任何牺牲的观点是懦夫和恐日病患者的观点,必须给以坚决的反对。李服膺、韩复榘等逃跑主义者的被杀,是杀得对的。在战争中提倡勇敢牺牲英勇向前的精神和动作,是在正确的作战计划下绝对必要的东西,是同持久战和最后胜利不能分离的。我们曾经严厉地指斥了所谓“有退无进”的逃跑主义,拥护严格纪律的执行,就是因为只有这种在正确计划下的英勇决战,才能战胜强敌;而逃跑主义,则是亡国论的直接支持者。

这种观点要是放在当代互联网舆论场上,横竖要被扣个机会主义和昭和参谋的帽子。

而且居然有人真的认为一个以“敢吃辣子”著称的军政统帅会不去抓住一切有利机会发动进攻,会回避决战,会消极被动,只能证明此类人不学无术,胸无点墨。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