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一部禁片后,他自杀了

作者 | 小鱼

来源 | 视觉志

屡上负面热搜的东南亚,迎来了惨淡的旅游季。

传闻中的拐卖、诈骗、噶腰子,让不少人对东南亚地区望而生畏,纷纷选择退钱“保命”。

关于神秘的东南亚,确实有着许多不为人知。

遥远的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就有一群神秘人,他们的工作地点保密、工作内容保密,连存在本身都成了秘密。

当然,他们不是什么违法诈骗团伙,而是监测着纽约摩天大楼、华盛顿股票交易所乃至全世界范围的精英、普通人的社交网络。

像一双双看不见的眼睛,注视着人们的一举一动。

他们就是网络审查员。

500

500

500

500

电子清道夫

国外最大的社交网站“脸书”,每天更新、传播着几十亿用户上传的信息。

这些信息鱼龙混杂,不少色情、暴力、甚至是恐怖主义等有害信息,也一同汇入了互联网这片汪洋大海。

巨大的成本压力下,很多大公司把雇佣审查员的目光,放在了第三世界。

500

500

至少在菲律宾人看来,这份工作是光鲜亮丽的。

一位菲律宾女性审查员,她自小家里很穷,在“垃圾堆”里长大。

她的母亲一无所长,除了靠捡垃圾过活,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还能做点其他什么。

所以女儿从小就知道,只有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有出路。

500

500

她被网络审查员的工作吸引,幻想着每天不过是点点鼠标,出入高档的写字楼,雇主来自硅谷,还能收到一份高于菲律宾平均薪资水平的报酬。

但她不知道的是,迎接她的工作如同炼狱。

网络审查员的日常工作,就是快速审核电脑画面中的大尺度照片,删除那些可能引起大众恐慌、畏惧的内容。

他们就像一块块干净的海绵芯,要去将互联网上那些暴力、血腥、色情、仇恨等内容过滤干净。

500

500

在处理关于色情内容的时候,他们有时被称为“鉴黄师”。

外界总以为,这有什么的难的,不就是“带薪看片”?

实际上,鉴黄师的工作丝毫不轻松。

一位入行不久的女性员工表示,在她“纯洁”的前20年人生里,她从未见过如此多的生殖器官。

岗位培训时,她就要认识各种各样的男女身体构造,辨识形状、颜色、大小,这只是最基础的一环。

其次,她还要能听懂关于性的各种暗示、脏话、俚语、口语化表达,包括藏得极深的隐喻,也不能听错听漏。

500

500

就连下班后,她提升自己业务水平的方式,是选择去逛成人用品商店。

尽管已经看过很多,但一些奇形怪状的尖棒、硅胶制品等玩具,还是不断刷新着她的三观。

她无奈地说,每天和裸体打交道,就连睡梦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性器官,实在荒诞。

但这些纯粹的“黄色”内容,还只是审核中最不起眼的。

有位新入职的网络审查员,完全不知道工作内容是什么。

随后,她开始了工作,她眼睁睁地看到一个六岁的小女孩赤身裸体,被一个成年人性侵的画面。

500

500

看到这等兽行,她只觉得大脑缺氧,决定立刻辞职。

而主管只是安慰她,这只是工作最正常的一环,她既然签署了合同,就该履行职责。

对于远在天边的西方世界来说,这些菲律宾人不过是他们按需外包聘请的血汗劳工。

他们甚至不需要有多高的文化水平。

他们不需要知道叙利亚战争,以及关于战争的种种真相。

眼前的炸弹将一切化成残骸,人体也随之被大卸八块,他们只需点击删除。

500

500

也不需要知道某国的白人至上主义,和那些极端的种族歧视。

但这些菲律宾的年轻人,却以肉身把这些恐怖主义有害信息,阻挡在了网络之外。

500

500

网络审查员的时薪仅有1美元,他们的工作量,却足以申请吉尼斯世界记录。

一位男性员工透露,他们最多被要求在一天内处理完多达25000张图片。

分秒之间,他们就要决定一张图片的去留。

正确率遵守严格的kpi,如果他们每个月审核错误超过三次,就会被扣钱。

他们面对一块小小的屏幕,脑子飞速运转。

“删除,保留,删除,保留”,在二者之间做出权衡。

他们就像一个个电子清道夫,驱散黑暗,负重前行。


500

看不见的工伤

在AI如此发达的今天,网络审查员的职位依旧不可替代。

有些信息会被伪装、修饰,无孔不入地渗透互联网,轻松骗过AI。

这些漏网之鱼就需要审查员亲自审核,他们必须紧盯画面,一秒都不能走神。

由于长期观看黄暴内容,不少网络审查员都遭受着严重的精神压力。

500

500

这完全是一种看不见的“工伤”。

这些电影都不敢拍的情节,却被他们看了千千万万遍。

一位女性审查员负责恐怖分子相关内容,她在看过几百个斩首视频后,能够凭借伤口形状判定使用的凶器。

每一秒血肉模糊的画面,都是从视觉到精神的摧残。

500

500

有的员工被调去监视一场自杀直播,他眼睁睁看着陷入绝望的人,如何结束自己的生命。

看到自杀者的无助,他忍不住哭了出来。

500

500

还有一位男性员工,因为长期负责审核“自残”相关内容,经常处在崩溃的边缘。

三次调岗失败后,他还是没捱过心理压力,选择了自杀。

500

500

这种精神创伤难以愈合,甚至伴随审查员的一生。

脑海的画面将无处不在,就连看到菜市场被剁了的死鱼,都会感到生理性作呕。

国外知名视频网站Youtube,有一位男性内容审查员,他负责的是最让人提心吊胆的“极端暴力”视频的审查。

他和几位员工刚到公司时,早上还会打个招呼,有说有笑地谈谈生活趣闻,分享工作心情。

一段时间后,整个办公室的氛围都变了。

办公室开始变得鸦雀无声,没有人有心情开玩笑,仅留的是鼠标点击的“滴答”声。

当他开始工作,他就来到了一个由残忍构成的世界。

有人提着刀砍下别人的头,有人疯狂开枪射死女友,这些鲜血淋漓的且不加任何马赛克的恐怖画面,让他对这个世界绝望。

500

500

他不禁想:“天啊,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人为何会如此对待自己的同类?”

越来越多的沉默,与他体内的心理阴影面积一同生长。

他开始焦虑脱发、失眠、体重骤增,从一个乐观的人变成悲观沮丧的行尸走肉。

每天上班来到公司楼下,甚至周末开车经过公司附近,他都没由来得心跳加速,想要远离那个充斥着黑暗的牢笼。

正如拍下这部《网络审查员》纪录片的导演所说:

“从你第一次看到这些画面起,就被永远地改变了。”

血腥、暴力、仇恨,它们就像新时代的瘟疫,轻易就能感染任何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并让人变得愤怒、绝望。

这些看不见的工伤,网络审查员们还在默默承受着。


500

删除,还是保留?

《网络审查员》是由日本NHK制作的纪录片,片中主人公是一群已经离职的东南亚前网络审查员。

尽管是由日本拍摄,内容却涉及了东南亚、欧洲、美国和中东地区。

这部影片在国外受到追捧,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2%。

500

500

但它也毫无疑问地,在国外掀起了一场“网络大战”。

比如有网友质疑,脸书在利用社交平台的影响力,肆无忌惮地触犯用户隐私,收集信息。

还有网友认为,删除黄暴、封杀恐怖视频外,是否会让正常的内容也无辜被从互联网抹去呢?

纪录片里,也讨论了这个巨大争议。

在2016年美国大选期间,一位极具天赋的女性艺术家,绘制了一副名人裸体画像。

500

500

她把化作起名为“让美国再次伟大”,通过裸体来嘲讽此人的能力不足。

没想到,这幅画在各个平台传开,短短几天就被转发了几百万次。

500

500

甚至本人亲自下场辟谣。

500

500

此后,这幅画被全网封禁,女性艺术家账号被关停。

对于网络审查员来说,她其实纠结了很久,最后本着“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的保守原则,她还是将这幅画删除。

她给出的理由是:“这幅画侮辱了别人的人格”。

500

500

对于纪录片中的审查员来说,这样的两难选择并不少见。

叙利亚战争中的孩子们,他们身上的炮灰混着血迹,让战争的残酷展现。

还有孩子和老人们赤身裸体,哭闹着撤离的画面,让人触目惊心。

但为了保护孩子和老人的隐私,这些裸体照片不得不删除。

与此同时,这些战争的残酷、人们的凄苦,也在网上被删了个精光,再也不被人看见。

别说这些菲律宾的年轻审查员,很多涉及道德、法律、人伦的内容,连专家有时候也模棱两可。

这个纪录片告诉人们,普通人看到的互联网,不管是娱乐、罪恶,其实都只是冰山一角。

500

500

网友们不在意那些大尺度画面,甚至当成“找刺激”,但对于屏幕背后的他们来说,确实日复一日地直面这些恐惧。

那些隐匿在网线里的人性之恶,真正暴露的时候,普通人未必承受得了。

网络审查员们就像以肉身组成的守卫,将那些恐怖主义、儿童色情、网络霸凌挡在了门外——

把精神污染留给自己,把那片还算干净的网络世界留给别人。

点击「视觉志」阅读原文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