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手段,事件定性,“冒犯”表演,内容纠偏,都应有“程度”的拿捏
【本文来自《笑果文化紧急招人:党务主管、政府关系经理、舆情专员…》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很多事情,重要的其实是对“程度”的拿捏。
笑果文化的这则招聘,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
可能性a,确实想要“把控”内容,杜绝house事件的再次出现。
可能性b,再次“玩梗”,如表演脱口秀段子一般,嘲讽此次事件中舆情与官方对自己的定性和处理---我们脱口秀以后得讲党性,哈哈哈哈搞笑不?
无论哪种可能性,都似乎欠缺了“程度”拿捏。
如果是前者,那么脱口秀以适度毒舌为主的表演内容,必然从根基上被动摇。在这里失去拿捏的,是表演中“冒犯”的程度。
如果是后者,那么在公司的当下现状之中,这无疑等同于对官方判断的升级---不仅house一个人有问题,这个公司甚至行业,整个就是态度不端。如此一来,目前已然不轻的处理手段,必然更加扩大波及面,力度也更加强烈。在这里失去拿捏的,与house表演中的问题一样,是脱口秀思维下“冒犯”的程度。
处理手段,事件定性,“冒犯”表演,内容纠偏,都应有“程度”的拿捏。而截至目前为止,我们从笑果身上看到的,更多是失去“程度”的“非此即彼”与“两极分化”。
这或许不仅是笑果的问题,也是当今互联网时代中的相当多数人群,其思维方式的共同问题。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共同营造“阳光、理性、平和、友善”的跟评互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