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恰恰是实体制造业起家,只是后来这些实体制造业都转移到了深圳

【本文来自《罗思义:中国崛起“到顶”了?《经济学人》的谬论不止是个经济错误!》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 千古独我风流
  • 作者可能还是没有搞清楚中国发展经济的魔法是什么。

    很简单,就是讲过多次的,中国式现代化。

    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是以实体经济尤其是实体制造业为中心,建设大量先进的城市,住房,汽车,道路,桥梁,高铁,学校,医院,公园,体育馆,蔬菜,水果等等一切人类实际生活需要的物质财富为核心,让广大人民群众实际生活越来越好的现代化。

    这些东西,是实实在在的物质财富,是人民需要的财富。

    而那些虚拟的金融把戏,自我麻痹的计算方法,甚至毫无意义的货币数据,对于我们中国根本不重要。

    你对比中美两国的gdp其实都不是同一个东西,我们的gdp是物质生活的一个参考,美国的gdp是精神胜利的一个套路。

    就好比中国香港特区过去总是自以为经济世界领先,结果全是虚拟的垄断的不惠及普通人民的抽象数据,实际普通人民住得差吃得贵开不起车看不起牙科,有什么资格拿一堆硬造的虚假数据来跟以实体经济为主、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让广大人民过上好日子的我们相比?

    我们也并不在乎美国怎么去编造概念,改变计算方法,运用虚拟金融数据活在精神胜利中。

    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大路上,我们的未来无限精彩。

香港的经济可不是虚拟的,准确的说法是,香港恰恰是实体制造业起家,当年香港的玩具,服装,塑料花之类,都是世界顶级产量(这些东西都不是核心重工产业不威胁西方,而且可以大量吸收就业),是西方当年转移制造业的结果,因为当年高速发展,大量需要劳动力,所以搞抵垒政策,内地的人大量偷渡香港都能找到工作的。

只是在80年代改革开发的过程里,这些实体制造业都转移到了深圳,后来又从深圳转移到广东珠三角其他地方,做玩具的还是做玩具,塑料花还是塑料花,然后香港升级成了物流金融信息的中心,实际上还是制造业的外延,或者说,是香港的制造业扩散到了整个珠三角而已,香港实际上还是控制着制造业发展。一个玩具的制造,各种零部件和低端制造转移到了大陆,而玩具的品牌宣发,BUY OFFICE设立的信息中心,如何和欧洲品牌方建立合作联系,是香港主要干的,现在一个LV的包包也是在香港设立BUY OFFICE,然后给几百块给香港部门,香港给200块交给珠三角的代工商去做,代工商原料人工抓了一大堆就老道几十块利润,然后这个包包给法国挂牌子,就能卖一两万。所以现在香港不是没有制造业,而是升级到了产业链的更高端而已,当年香港转移制造业的80年代是香港人公认最繁荣发展的时代,当时香港人发财了吃鱼翅捞饭,是他们一代人的记忆。

当然了,如果全球的玩具品牌中国控制了,我们就不需要香港这样的中间商赚差价了,如果LV奢侈品这样的我们控制了,香港这种中间商就没用了,现在正在这个路上,所以香港的衰落已经是大势所趋,如果香港不能把住自己金融中心位置给大陆的各种企业服务,成功转型为中国的金融中心,那就是完全没用的。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