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大幅缩减中国投资的皎漂港规模:10个泊位拟变2个

  • 这种小国真麻烦,一会这样 一会那样。光想得好处,就是不想投入。坚决支持,把缅甸并入中国版图。成为中国的一个省。并入后,看有哪些缅甸人不服,那些不服的,以平定国内叛乱的名义,干掉他们。并入后,中国算是彻底的在印度洋有入海口了,那时候中国一国跨两洋。战略意义重大。  在不久的未来,北方看老毛子能不能恢复国力了,经济上有没有起色了。 如果俄罗斯一直处在衰落中,当俄罗斯财政紧张时,那中国可以和老毛子提出 购买西伯利亚和远东的土地。从而让北亚彻底成为中国领土。 到时候中国一国跨3洋。最北边到北冰洋  最南边到曾母暗沙。哈哈哈想想都爽。 只不过那时候需要更加强大的海军还支撑。中国虽然有960万的国土,但是能适合宜居的土地  能适合耕种的土地却很少。另外人均的矿产和自然资源 也很少。 所以,应该为庞大的人口 拓展更广阔的土地,有了更广阔的的土地,才能有更广阔的的 生存空间。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土地才是 万种资源中的根本。 土地才是最最根本的资源。 别给我说 西伯利亚那些近北极地区 太贫瘠。  假如俄罗斯没有现在的乌拉尔山以东的广阔领土,我不信俄罗斯能支撑到现在。 别说西伯利亚了, 就算是北非的撒哈拉沙漠 都有用。 凡是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不要简单的说哪种土地好,哪种土地不好。沙漠也有用,也能发挥作用,看和哪种土地比较了。土地能发挥的作用只是有多有少 有大有小。  没有好不好一说。 青藏高原上面的雪山 有用吗?贫瘠吧,但是我觉得没有青藏高原上的雪山还真不行。 如果不考虑和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只考虑国内的话。 我觉得青藏高原上雪山 其实就是大半个中国的 “固体水库” 想想长江,黄河,澜沧江  怒江的 是在哪发源的? 如果青藏高原 不是高原  是平原。或者地势远远没现在这么高,那青藏高原上就没有那些一年四季终年不化的雪山了。 没了雪山,中国的这几条大河里的水从哪来?那时候 长江之水也不会滔滔不绝了。 所以你能说 青藏高原 没用吗? 所以我说土地不存在什么好不好一说。 任何的土地都能发挥其应该发挥的作用,至于他要发挥什么作用,那就看这片土地具有什么样的属性了。所以能不能耕种 土地是否肥沃 不是衡量土地好不好的标准。  这其实和中国的民族属性和民族文化有关联,中华文化,其根本就是在农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汉族其实就是依托在河流流域从事农业耕种的民族,所以汉族就是农耕民族,汉文化也是农耕文化。而汉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主体和核心部分。由于汉文化的局限性,这就在汉族人甚至是中国人心中 形成了一个 根深蒂固的观念。 北边的西伯利亚 冷的跟什么似的,那么荒凉。能种粮食吗,根本不适合人类居住。所以就断定那片土地 不值钱。 总之在国人心中普遍的观念中就认为, 那片地能种什么, 能种农作物吗,不能种或者种着很费劲。再加上气候恶劣一些。 那么那片地就等于是 穷山恶水,穷乡僻壤。 那片地就不值钱。 从而心中就有这么一个等式“能否耕种=好地/坏地” 我估计这也是,明清两朝在国力强盛的时候,对北边的“苦寒之地”的土地不屑一顾的原因吧。 但是游牧文化出身的蒙古人元朝。不管那么多,管你这地 是不是能否耕种。先占了早说。 这是游牧民族的扩张本性,这是深深刻在他们基因里的。古代可没有现代社会有那么多的 所谓的可持续发展观。也没有生态观念。 反正看见地上有草就让马去吃。马的规模太大了 那里的草吃没了。 就要寻找更多生存空间,对于蒙古人来说,马 牛羊 是他们的一切。只有让牛马羊过的好,那么人才能过的好。所以就是走到哪里 就让马吃到哪里。遇到无主的地,那好说。直接占领。 如果有国家或人反抗,那也好办。蒙古人挥舞着蒙古弯刀,骑着风驰电掣的铁骑,直接冲杀过去,平推过去就行了。 基本只要不是在地形特别险要 特别复杂的地方,骁勇彪悍的蒙古骑兵基本都能所向披靡。再加上后勤补给方面 与汉族军队有着根本的结构性的区别。 这也是元朝能把疆域扩张至 空前的大。的原因。    
             哈哈哈讲的太多了,我说这么多,我只是想说。要判断一块地好还是不好,不要简单用“能否耕种=好地/苦寒之地” 这个等式来衡量。 这个等式是基于农耕文化的。还是我那句话,任何一片地都有作用。 我们要从农耕文化的思维定式中跳脱出来,才能得到更全面更科学的答案。

回复1

  • 不了解情况就不要瞎嚷嚷。缅甸、巴基斯坦、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国家要求缩减中国投资是可以理解的。这些国家都遇到债务危机的威胁。这些国家都是被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点了名的。最有可能出现阿根廷那样的经济债务危机。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