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立?

  • 公平? 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那么  王上犯法与庶民同罪 否? 这里没有尊卑?
    儒家怎么看待 王上 的罪呢。孟子有言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这里没公平?
    “礼之用,和为贵”这才是礼的本质。礼节的尊卑,更原始意义是一种客观存在的 社会分工。就如天尊地卑,你能轻视大地?  一阴一阳之谓道,你如过走正道,能偏面于阴阳? 所以尊卑原初,并无后世的贵贱感情意味。就如时传祥厕所里掏粪和国家总理在中南海批阅文件,这里有尊卑的社会分工,无贵贱的取舍。
    就如音符, 有在高的高音,有在低的低音,需各安其位,各尽期道,才能成就一篇和谐乐章。如果大家都去做高音,不做低音,没有高低配合的和谐。这是蝉鸣,不是乐章。
    这就是 儒家所谓的 礼乐之道。

    至于社会管理用 明文法典 还是和 礼术道德教化,或者兼而有之,更多是一种社会管理的方法论层面 分歧。与基本 原则无关。

回复1

  • 若王上犯法,则法无治矣。这正是封建王朝弊病所在。所以我来反对儒家。只有彻底打倒腐朽的儒家,才能去掉法不禁王的丑恶。孟子之言实有之。故朱元璋驱孟子出文庙。正因孟子所言,仁民而弗亲。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朱元璋对贪官扒皮揎草,实视臣如寇仇也。允农民穿丝绸,而禁商人。正是欲民贵也。
    新旧中国之区别,在于分工不同,没有高低上下之分,分工没有尊卑。这只在新中国才行,旧中国是不行的,在旧中国,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儒礼非道德。正如至不仁也,对他人则诛之,在弟则封之,岂是君天下之道德?亲其亲,长其长,不再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儒家,跟大同社会不沾边。四九年之后,新社会,新国家,人人平等不须夸。然礼教不死,这需要漫长的过程。如果新中国没人想要低人一等,则儒家必死。若人人如港台,想通过跪洋人来高人一头,则儒家大昌。且行且看之。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