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混进”了中车高铁车间

  • 一看就是没干过活的!你懂什么工艺?我花了两个小时完成设计,结果工艺文件准备花了四个小时!我花了很长时间提高单位的工艺质量水平,结果发现,高标准严格的工艺意味着巨大的投入。这种一个单位时间设计后面花两个单位时间的工艺准备还算是高水平的!你自己去问问,运气不好,花费相当与设计时间10倍的倒霉事都有。研发工程师里愿意在工艺上下功夫的不多,我是极少数愿意在工艺上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的,在提高质量和效率上我的水平是全国同行业中最高水平的,我可以在技术改造上长期处于领先,保证自己单位能做到在同行中唯一能说“行”的。我知道工艺投入的代价。所以,请你别瞎BB。

回复1

  • 我原在一个食品厂工作,在30年前从日本引进成套的蕃茄生产线,本来这条生产线自动化还可以只需要配置十几人就够了,却为了安顿人员,每一个班时安排下上百人的工人,为了定期交货还三班倒,说实话那阵挣外汇,虽然是成本摊下来挣不了几个小钱,比挣国内钱好多了,但按生产成本效率低下可是不堪回首。有一个哈灵顿、埃黙森的著述《效率的12项原则》你去看一下,有益的。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