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唐末不能像唐初一样把天下再从头打一遍呢?

  • 不是的。唐朝是由士族门阀到科举制度的过渡体,这注定会出现藩镇割据的现象。
    唐朝中后期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有多个节度使,在藩镇时是地方叛将,到了边军却成了大唐忠臣。这种现象才是导致唐朝藩镇割据,最终碎片化的根本原因。
    唐朝是关陇集团建立的朝代。在建立之初,其上层为关陇世家和府兵将领。唐高宗、武则天重用下级官吏,打垮了关陇集团,但是却没有建立起相应的人才选拔—晋升机制。河北地区有唐朝1/3的人口,却没有相应的政治地位,屡次遭受唐朝背刺。矛盾积累到最后,爆发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后,唐朝陷入了宦官专权和牛李党争。
    宦官专权的政治基础是神策军,神策军的主要成分是关陇流民;
    牛李党争是清流和浊流之争,即科举出身与官宦(世族)出身的党争。而唐朝科举不仅招募数量很少,还舞弊严重。
    上述导致了关东地区寒门地主与普通士卒与中央政权完全脱钩。关东人,没有军队和官场的上升渠道,在中央没有利益代言人,于是聚拢成为藩镇的牙兵牙将。几千牙兵牙将控制数州,自己管自己。
    唐朝中央政权,灭掉一个藩镇,在不改变地方基础社会组织结构的情况下,藩镇又会慢慢独立。
    广开科举,从藩镇招募新兵?
    敢这么做,信不信中央的宦官和文武百官敢砍了皇帝的头!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