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章已被删除

  • 1945年后,双10协定被老蒋撕毁,随后国共内战爆发,地方农村地区反建制的暴力斗争,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有其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但如何教给9-10岁的下一代各人有各人的看法。。。。。不过顺着你的瞎扯,小学课文如这样写:“刘胡兰在被捕后,面对死亡拒绝透露其他同志,慷慨就义!”这样表述不英勇?不是不惧牺牲?


    你说的跟日本人把“南京大屠杀”说成是“南京事件”,台湾人把“日据”说成是“日治”差不多。这个类比,不知道您满不满意?只能说明你心虚胡批了!你倒没一早亮出6岁去看731电影!事后修补不是一般的高明!

回复2

  • 在一个风轻日暖的春日,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小男孩起身朗读课文《刘胡兰》,他稚嫩的声音响亮地回荡在教室“刘胡兰在被捕后,面对死亡拒绝透露其他同志,慷慨就义!”小男孩在这短短25个字中看到了敌人的狡诈和凶残,感受到了刘胡兰对同志热爱、对敌人的憎恨,读懂了刘胡兰面对敌人屠刀时的英勇无畏和不惧牺牲,小男孩的内心受到了触动,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 然而刘胡兰知道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这就是动力之一。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