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法家在历史上的作用

  • 风中婆娑 好吧,啊Q先生。小弟,甘拜下风。
    儒家在春秋时期就是显学,何来“依靠法家,才有了儒家思想”?连韩非子都说“世之显学,儒、墨也。”

    法家源于黄老之学,汉初用的就是黄老之学。董仲舒以《公羊传》为基础,除了凸显儒学重要之外,也吸收法家、道家、阴阳家等思想,所采用的也不止法家一家之言。

    至于“大一统”“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在秦始皇之前就存在,连《商君书》都说:“先王县权衡,立尺寸,而至今法之”。秦始皇之所以能成为始皇帝,是他能审时度势,选择这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制度,并全部落实到实处,这才是厉害的地方。

    现在提倡要结合传统文化精华,不是比哪个重要,也不是哪个贡献大,而是选择与实际最适合的传统文化精华。当然你若是硬要比,客观事实也是两千多年来儒家文化精华积累更多, 而且与董仲舒一样,儒家从来不是排除外来思想精华,集众人之所长来发展自己,这也是当下及未来所应该做的,而不是狭隘认为谁谁最重要。

回复2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