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一下土五和N1:同时代同技术下,捆绑式喷口和大喷口之间的结构区别

回复3

  • 模块化就是为了通用嘛,现在每一种高度都要研究出一种火箭来,时间又久,成本又高,完全不能应付未来的太空旅行的场景.
    如果变成可以简单加减模块化的发动机,要高一点就多加几台,近地轨道就少几台,而组合模式也可以设置成通用的,那样可能效率会低一些,但是模块化的发动机可以批量生产,商业化就大有可为了.
  • 技术进步了,很多N1摔趴下的坑我们可以绕开了,这样的话捆绑式就能避免土五那种浪费,节约成本,不会出现造了大火箭然后除了登月其他时候不是用不了就是用起来极大浪费的那种,那样的航天研究是搞不久的。

    其实捆绑式说白了就是模块化,聚是大火箭,散是一个个符合常规航天任务的火箭单元,对于工业生产来说更加友好,但问题也很明显,N1和星舰演示的够多了,不过好在没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隐患,慢慢攻坚即可(苏联其实要是静下心来,N1也能成功,只可惜当年苏联放弃了)
  • 无他,便宜。这事你看看空叉就能懂,不同技术路线有不同的解决思路。多数时候不需要选最优解,而是需要选最便宜解。而冷战时期不计成本不计代价,只为快人一步上天的那个大环境,则正式必须选用自己能拿得出来的最优解的“少数时候”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