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峰会与不存在的“修昔底德陷阱”

  • 我先说下“15例威胁,11次战争”,这是王毅外长说的。学界表示质疑,因为没有考证。修昔底德陷阱只是用修昔底德的名字而已,实际内容并一致,就像老婆饼和老婆一样。你可以吐槽既然内容不一致,为什么用这样的名字。但定义已经达成共识,也无更改的必要。死记硬背下来吧,修昔底德陷阱是指新兴大国的实力增长,引起守成大国失去现有权力、地位的恐惧,从而使守成大国对新兴大国采取防范政策(可以是战争,也可以是其它手段)。除此之外,这只是说有这么个规律,并没有说美国因此采取遏制政策是道德的,是合乎情理。相反认为这是一种悲剧,从道义上质疑守成国为什么不能绅士的让出自己不应得到的权力。

回复2

  • 勤劳老韩 理解观网,但复杂个人原因所限…
    断章取义。

    王毅先生相关演讲内容的整个段落内容是:
    【不冲突对抗,是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必要前提。有研究显示,历史上大约有过15次新兴大国的崛起,其中有11次与既有大国之间发生了对抗和战争。但现在的世界已今非昔比,中美之间乃至全球各国之间已是日趋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对抗将是双输,战争没有出路。不冲突、不对抗的宣示,就是要顺应全球化潮流,改变对中美关系的负面预期,解决两国之间的战略互不信,构建对中美关系前景的正面信心。】(如何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王毅外长在布鲁金斯学会的演讲(2013年9月20日))

    而且,通篇没有什么“陷阱”之说、“铁律”之说。
  • 所有的国家都会因为实力强劲的竞争对手而恐惧好吗?这可不只存在所谓的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如果所因为恐惧采取防范措施就叫修昔底德陷阱,那美国对德国,俄国,韩国,日本甚至英国之间的防范措施是不是也是修昔底德陷阱?而且美国对中国的恐惧和防范又不是从中国成为新兴大国才开始的,或者你的意思是从新中国成立开始,中美就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还有,不只美国,中国就没有对其他国家的防范吗?远的不说,中韩,中日,中朝,中印之间都有互相防范措施,这也是修昔底德陷阱的话,陷阱未免太多了吧?所谓修昔底德陷阱是美国人的话术,并不是适用全世界的规律,只不过是给美国人提供发展军事借口的工具,根据需要,这个新兴大国可以定义为中国,俄国,日本,德国,印度等任意国家。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