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0条
-
其实,按其提供的数据看,数据飙升是发生再1971年倒1976年之间的。运动最激烈的1966年倒1969年反倒没有这么激烈的飙升。
-
你看出了罗思义老先生对这段历史的不了解。但是这篇文章的主线是市场经济是任何工业社会都得采用得,中国对付市场经济患病时的手段是目前最好的,这个解决问题的手段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独有的特点,不容易仿效。社会的发展就需要大家来探索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但是从基本的哲学角度思考,团结比分裂对抗困难的力量大,集中力量比分散力量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这是符合普遍规律的。当然,探索未知世界的时候,就不一定了。我觉得罗老先生是个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的学者,比中国大多数经济学者更能看清问题的本质。每次的文章都具有让人深入思考的空间。
-
还这么多赞,基本是不了解不理解老罗说的啥意思吧。
-
就是因为很多话语都在夸大那段时间的混乱。。。其实那段时间只乱了三年左右。。
-
这两点其实是一个原因,就是备战备荒为人民。可以对比的,就是美苏也存在同样问题,苏修更严重。
-
玩金融杠杆就是投机取巧、倒买倒卖割韭菜的玩意!现在都有些控制,何况是一穷二白的新中国,不是不会玩,是没条件和基础,所以更不允许这套路存在,也是有道理的!
-
有道理。
关于第2点,我想补充的是,当时还主要通过“政治挂帅”来调动资源,也就是通过未来美好生活的期许,调动当下的资源(主要是劳动力),从这点上说,在本质上与金融手段无异,而调动能力在当时的背景下甚至更强。
-
这个时期的经济发展是病态的,实际上不具有经济学分析的意义。即:社会经济的发展即无经济逻辑,也无政治逻辑,处于停滞、阻断、失控的状态。
-
对,基建没有过剩,那些叫唤基建过剩的人就是和西方那些一个调调
-
能否补充一条:那时的相当部分的投入,在当时很少甚至没有产出,但在改革开放后却产生了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
热点
- 1 大同中院审判长答记者问 23.5万
- 2 中国最新预警机 13.6万
- 3 消费将爆发? 10.8万
- 4 她身上却穿着中国靓衣 17.3万
- 5 攻克全人类所有高端产业 8.5万
- 6 特朗普回避对华关税问题 22.6万
- 7 乌克兰苏梅市袭击真相 19.7万
- 8 特朗普政治生命要被葬送 16.4万
- 9 被拒入境的英国议员 13.7万
- 10 补课诡辩术 3.4万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韩国企业在美申请“饺子外观”专利获批,中... 评论 160 赞 4
-
2德国州长高估自己,挑战印度美食,化身“喷... 评论 120 赞 111
-
3发生性关系后反抗争吵行为能不能作为强奸罪... 评论 98 赞 6
-
4做个小调查,各位谈女朋友情到浓时擦枪走火... 评论 80 赞 10
-
5意大利对新手司机可以驾驶车辆马力有限制,... 评论 78 赞 18
-
6当代社会中男性在婚恋生活中的困境 评论 68 赞 21
-
7上海女教师怒怼安福路偷拍老法师,如何看待... 评论 61 赞 2
-
8不明白为什么电车会有续航焦虑?? 评论 59 赞 13
但我个人认为罗先生文中有一个推测性结论是有疑问的:
他说:从1966-1976年这10年间,中国增量资本产出率增长了两倍多——从2.0飙升至6.5,这是一个带有极其严重后果的负面趋势,这意味着中国需要投资GDP比重的三倍才能维持相同的经济增速,否则中国经济增速将降至以前水平的三分之一——这一时期的政治事件所带来的破坏性经济后果显而易见。
我不赞同他归因于政治事件,而是认为如下两个原因更主要:
1。当时战备紧张,投资大量集中于无现金流产出的军工工业;
2。那时仍然对解放前夕恶性通货膨胀心有余悸,而片面强调”既无外债,又无内债“。没有认识到金融杠杆的重要性。完全没有金融杠杆,致使自有资本使用效率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