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马督工从“事实”出发,维护自己的刘亦菲JieJie

回复2

  • 其实判断作者的意图可以用如果我为了表达某个思想会怎么写这个方式。比如苏联有部小说,说一位红军女战士押送白匪军军官俘虏,路上出了意外,两人流落到一个无人荒岛上。年轻的白匪军官英俊多才,很快赢得了同样年轻的女战士的爱情。直到有一天,一艘白匪军的船来到了岛上,白匪军官向自己跑去,身后,女战士对着军官的后背端起了枪……显然,如果就此探讨热恋中的女人到底会不会开枪就彻底跑偏了,至少作这没打算探讨这个问题。这个情节显然是探讨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在无人荒岛上,两人脱离了社会,回归了简单的青年男女,不再是敌人,相互吸引变成恋人。白匪军出现,两人回归人类社会,恢复了各自社会属性,他们又变成了阶级敌人。那部小说里最后那一枪就很关键,没有那一枪,整本书都成了荒岛艳遇记,有了那一枪,主题立刻就深刻了。没看过争论中的这部作品,如果拿掉有争议的部分确实极大影响设定主题,那么作者要写的大概率就是这个设定主题,反之,说明作者要表达的是别的主题。
  • Ray 每个人都想进天堂,但是没有人想死。
    问题?问题不就是回到了BBC滤镜的部分,无论女主“知道”还是“不知道”,本质不都是作者故意安排的,你说女主没问题,那作者故意安排和军国分子和毒枭搞CP,难道作者他自己不知道?BBC搞的阴间滤镜,难道他自己不知道是阴间滤镜?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