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2条
-
说得好
-
“危难当前,唯有责任”的表述,对当时的设定是不够全面准确的。更准确地表述,应该加个前提,那就是坚决维护整个文明共同的根本利益基础。倘若不顾这个基础,“危难当前,唯有责任”就是有错误的,或者实施不通,或者即使能行得通也要付出更大代价。
有共同的根本利益基础,一部分人可以牺牲自身利益,包括执行自杀性任务。而没有这个基础,硬去强调责任的话是不会被即将做出牺牲的人所接受的——如果有长期文化洗脑教育,这也可能被接受,但只要文明要继续发展,这种有错误的传统教育就早晚有行不通的那一天,也就意味着文明发展到那个时候必须付出犯错误的代价。
而如果这种牺牲不被接受,情形就如同《三体》中章北海的逃亡舰队一样,哪艘舰都想消灭别人而自己存活,也就是分裂和反叛就会出现。
这个问题的实质,是我们现在大多数人所不愿接受的,那就是,我们传统的集体主义是包含错误部分的,这个错误部分就是,我们从不曾强调所有成员个体的共同利益是我们讲责任和牺牲的前提。当然,在具体实际操作层面,有很多决策者的做法还是很有分寸的,能照顾好被牺牲者的一些利益,同时加上我们长久以来的传统教育的确足够强大,至今为止,我们的社会依旧可以吃传统集体主义的老本去运转,但这种情形不可能永远持续。
对应的,西方的极端个人主义价值观,则首先是离谱的错误,而不是像我们传统集体主义这样,只是有偏差性的错误。这个差别,往往会给人造成传统集体主义完全正确的错误理解。但事实上,西方的个性解放与个体自由主张,并非全无是处,而只是走得太极端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其实已经被我们接受很久,从来没有被抛弃,也不可能抛弃。我们最终目标,也不是压倒西方这个对手,而是找出真正正确的道路。
热点
- 1 央行报告 物价合理回升 2.8万
- 2 浪浪山“翻车”冤吗 6.8万
- 3 范曾疑被娇妻卷走20亿 5.8万
- 4 极端女权主义渗透高校 11.6万
- 5 女儿法庭作证 中国妈妈 10.6万
- 6 高铁全面去泡面化? 5万
- 7 中国汽车需要印度市场? 8.3万
- 8 小日本如果忘记历史… 5.2万
- 9 第三方劳务派遣是否取消 2.5万
- 10 带4孩坐高铁要补3张票 10.5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台湾阴间论坛发帖:“家中长辈去一趟大陆回... 评论 145 赞 11
-
3南海填岛镇妖,也可以考虑巨型海上浮岛 评论 81 赞 21
-
4乘客吐槽高铁邻座400斤男子致拥挤,12... 评论 79 赞 1
-
5我们为什么要恋爱结婚? 评论 72 赞 42
-
6从“战胜国”到“吃亏国”:中国为何总与“... 评论 59 赞 20
-
7无人机的尽头是子母机 评论 57 赞 14
-
8什么叫通货膨胀?买一笼小笼包就明白了! 评论 53 赞 3
根据第一部的《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设定,2026年氦闪危机确认之后的几年里出现了全球性的社会动荡,非自然死亡率大幅提升;刹车时代的自然灾害又导致人口持续下降;医疗资源缩减使得各国在癌症等慢性病及老年疾病的预算大幅降低,人类预期平均寿命下调至55岁。在地球完全停转的时候,全球人口已经锐减了50%,稳定在35亿人。
而根据《流浪地球2》可知,地下城抽签已经是21世纪50年代末期,这至少已是人口锐减过程的末期了。抛弃部分人是肯定存在的,手记中也提到地表还存在流民,但显然达不到抛弃一半人这种极端对立的地步。考虑到2058年发动机和地下城还没有全部完工、地球停转后辐射病患者急剧增加的设定,我倒觉得抽签首要决定的是进入地下城的先后,先让一部分人进入地下城避难,再决定的是对少数人的取舍。毕竟在那个时间点,留在地表本身就极其危险。
非要执着于讨论“抛弃一半人”,我觉得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歪曲电影的精神。选择流浪地球计划本身就是选择尽可能挽救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地下城的宗旨必然也是尽可能多救人。倒不如问,在力不能及的情况下,是否应该为了更多人的利益牺牲少数人,或者极少数人?这样公平吗?当然,对此剧中也给出了一种回答:“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就我个人来看,《流浪地球》背景下最深层次的矛盾在于,假如我们是生活在那个世界里的人,我们会如何看待可能在100年后发生的太阳系规模的灾难(结合原作的叛乱和电影版的2078来看,实际也无法准确预测氦闪会在哪一年发生)?是会选择逃避现实、得过且过地混完70年物质相对丰富的安稳日子后自行消亡,还是会选择更加艰苦且物质匮乏的地下城生活、选择自我牺牲和延续人类文明的责任?
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电影,《流浪地球》世界观里的人类总体都是更加理智、更有牺牲精神的,哪怕原著中的叛乱那都已经是发生在计划启动的400年之后。但把同样的场景放在现实世界中,现实的人类会怎么做?反正我是持悲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