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央行报告 物价合理回升 2.6万
- 2 浪浪山“翻车”冤吗 6.5万
- 3 范曾疑被娇妻卷走20亿 5.5万
- 4 极端女权主义渗透高校 11.4万
- 5 女儿法庭作证 中国妈妈 10.1万
- 6 高铁全面去泡面化? 4.9万
- 7 中国汽车需要印度市场? 8.1万
- 8 小日本如果忘记历史… 5.2万
- 9 第三方劳务派遣是否取消 2.4万
- 10 带4孩坐高铁要补3张票 10.4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被残害的外交学院女生,只能自认倒霉吗? 评论 118 赞 7
-
2台湾阴间论坛发帖:“家中长辈去一趟大陆回... 评论 94 赞 5
-
3因为无知,所以才骂许倬云 评论 89 赞 4
-
4南海填岛镇妖,也可以考虑巨型海上浮岛 评论 71 赞 21
-
5乘客吐槽高铁邻座400斤男子致拥挤,12... 评论 48 赞 1
-
6无人机的尽头是子母机 评论 46 赞 10
-
7谁是日本的“大恩人”? 评论 42 赞 74
-
8如果想要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下,那么,抽烟的... 评论 41 赞 3
美国产业政策的政治经济学:从产业技术政策到产业组织政策
回复1条
说了半天 你还不如说人的行为是“理性”的更恰当。也就是在个体所知道的信息人总是做最有利于达到目标的行为。
但同样这种绝对化人的理性同样是很不正确的,因为人有羊群效仿效应是普遍的。恐慌性行为是普遍存在的,就如 失火的剧场恐慌性踩踏, 在 股市里恐慌性售买,明知道会发生也无能为力。还有一些纯粹的心理满足,比如艺术时尚品牌。其实都是义乌小商品。
再加上信息不对称,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人一天不可能看完一本红楼梦这么多字。不可能几天学完航空专业知识。人不可能是全知的,所以,人类的行为完全是有很大的盲目性。
还有是经济行为都是在各种法规的规范之下,有国内法,国际法,国际贸易保护主义,边界人流物流的控制,这些明显的硬杠杠,不是用一个简单自私或者理性的人性前提就可以涵盖完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