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中美经济发展方式,我想起了和杨洁篪的一次对话

  • 抗日战争后期,毛泽东在延安曾与美国观察团有过多次接触,也与美国政要华莱士、赫尔利、马歇尔都有过交往。抗战胜利后外界纷纷传说毛泽东要去苏联养病,美国人对此当然十分敏感。针对这种谣传,毛泽东特地要周恩来带话给马歇尔说,如果要出国的话,他愿意先到美国去看看,因为那里有很多东西可以学习。这一消息转达给了马歇尔,当时他非常高兴,表示要立即向杜鲁门总统报告。可惜当时美国政府在推行“扶蒋反共”政策,使中美之间的交往隔绝了二十多年。即使这样,毛泽东还表示愿意与美国搞好关系。他欣赏美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他对外宾说:“如果美国人愿意的话,我们也愿意向他们学习。”

回复8

  • 这是《论联合政府》时期的主导思想!当时还是国共合作抗日时期,冷战还没有开始,中美两国是盟国关系。争取美国的理解和支持,就是在争取生存权发展权及合法权益!教员当时对全党同志提出的奋斗目标方向是走议会路线,争取通过选举来获得执政权。
  • 教员想学的只是科学技术和管理技术,而不是西方的资本主义制度和意识形态。另外,教员这样的表达,只是为了尽量避免美国政府毫无保留地倒向蒋介石。
  • 这不矛盾,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即便去美国访问了也是战术性的,和战略上视美国为纸老虎不矛盾。
  • 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败制度和思想作风,我们要坚决抵制和批判,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有些人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在外国人面前伸不直腰,在这方面要鼓点劲,要把民族自信心提高起来。——毛泽东
    平等地交流学习,与仰视朝拜是巨大差别的。
  • 愿意向他人学习就是仰视,难怪“跪族”遍地。仰视美国的只能成为美国的附庸,丧失了独立自主的附庸,是不可能取得创建新中国这样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的。
  • 希望向他们学习就是仰视?你怕不是对仰视有什么误解
  • 说得不是一回事,教员当然清楚中国和西方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但是如果你认真阅读教员的文献就知道,教员早就把西方资本主义看得死死的,包括他们的结局。这就像一个心智成熟的社会人创业初期看地主家傻儿子一样,不存在仰视的。
  • 那时到延安的美国人都还不错,给毛主席等高层留下了不错的印象,而且美国当时跟中国的纠葛比较少,还没有一条成为令人憎恶的恶龙。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