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新能源不稳定的关键?

  • 晨枫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嘿嘿,我跟15MPa的系统打过20年交道,那还主要是管道和换热器,容器体积不大,30立方米样子。要压缩空气储能,要么一大堆小直径管状容器,那一大堆高压管道接口和阀门就是麻烦事;要么大型高压容器,那本身就是麻烦事。我可没有你这么乐观。

    锂电池确实有瓶颈,所以宁德在研发钠电池。

回复5

  • 宁德时代的钠电池技术其实不算国内最强,只是噱头搞得比较大。最强的其实是航天科工和中科系统内的,预计明年下半年就会有产品陆续上市,开始技术的正向迭代。
    要达到像当前锂电池这样的成熟度,预计要到十四五末
  • 由于钠比锂大一圈,所以钠电池体积能量密度是个糟点。镁电池研究也很火。
  • 那么文中提到的气液二氧化碳储能只需要几兆帕的压力即可,技术难度和维护成本是不是会小很多?
  • 都兆瓦时的能级了,大气罐大管道麻烦,大电池不也麻烦嘛,集中布置的话这个能级的不管啥电池出点啥事当量和军火库也不遑多让了,各种围护系统造价上天;分布式布置平衡和监控有你玩的而且就算是规模较小电池的围护系统也不能打折,此外不管集中还是分布都要面对化学电池的衰减问题。以人类目前的技术条件兆瓦时能级的储能还真就首选化石燃料储存。
    化石燃料以外的储能那就是在一堆大麻烦里挑个不那么麻烦的,德阳的压缩二氧化碳看效果图就是大规模压力容器,那个尺度的压力容器当然要多麻烦有多麻烦,为啥放在德阳也完全可以理解因为德阳有个二重,二重还有个8万吨的大压机和全套的超重型金属锻造设备,和一重一样的世界顶级国内顶尖无可替代的重机厂,这种巨型储罐也就他们才有可能啃下来。目前来说除非有人突破储能原理,不然就是啥都试试吧。这几个项目中江苏那个得天独厚难以复制,德阳和毕节的试点意味非常浓厚。
  • 火凛凛 猛虎刚烈拳
    多条腿走路吧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