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拆一流?为什么不允许有本事考进去的孩子得到好师资?

  • 云湄 茶余奋笔闲策 言笑经纬纵横
    我来答吧。
    1,你首先不承认老师有资质的差异,但你强调生源有资质的差异?而我认为这是整体资源配置的问题。
    老师和学生都是同样的个体差异。但考虑概念的时候个体差异不计。有的人受启发被点拨后有大成,有的喜欢自学。这都是微观层面,宏观层面还是 【教---学】之间的资源配置是否符合智力竞争激励机制。不要强辩:好学生去清华让八流教授教也能成才。

    2,确实,教育考试选拔从来就不是个单纯的学习问题,在现代是  
    教育怎么匹配生产力发展,教育怎么促进社会形态的问题。见《厘清教育的逻辑》

    3,最后才是教育选拔机制公平性的问题。金钱选拔?抽签运气平均主义选拔?人脉选拔?主观喜好选拔?阶级背景选拔?还是智力竞争选拔。哪种更公平。

回复1

  • 遁去一调命运即不闲言 键政已无聊真不语玩就玩真不玩当日子人赚钱
    你对我说的理解有的误解
    1我没有认为老师资质无差异,而是说影响一个学校学生整体成绩好坏的主要因素,是学生的资质差异,咱们没必要空对空各说各话,看实际发生的事,我这城市这省份教育界无意中折腾出的许多事,妥妥说明学生的资质才是决定性,老师的资质差异在生源差异面前是无关紧要的。(具体你可以翻我以前其他发帖,太长不写在这了)
    2另外我也说了,以我这的老师情况,老师早就是标准化科班出身,大量老师甚至都是同一师范大学甚至是同班同学,再甚至就是夫妻,也默默轮岗了十几年了,互相间门清好校坏校的道道,,相信其他地方大部分也是类似的
    3我这还见证所谓私立名初中是怎么逆袭崛起登顶背后的套路,还有公立垃圾校怎么原班人马不变政策改变生源立马爆炸成公立第一校,创造名校的那些老板可才是真懂一所初中成绩崛起的关键是啥,甚至比很多书呆子懂多了,用实际成绩打脸那些名师才有名校,或者这套思路升级版整体资源配置(校长老师)才有名校。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