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同志在家不能当大爷”: 高层表态背后有一个深层难题 | 文化纵横

  • 胡不花 微信公众号:胡思新语
    “为什么要求家庭中的绝对平等呢?难道在单位和社会上无法实现的平等,就会在家庭中实现吗?绝对的平等必然使父母无法教育子女,也必然使夫妻之间无法和睦地过日子,任何形式的家庭伦理终将无法实现。与社会中的平等一样,家庭中的平等也只应该是抽象意义上的价值平等,而不是对长幼秩序和家庭分工的取消。爷爷与孙子之间人格价值的平等,绝不意味着爷爷与孙子必须拥有一样多的财产,做完全相等的工作,得到完全一样的照顾。父母当慈,子女当孝,友于兄弟,夫唱妇随,才可能使每个人得到其人格的充分实现,成为一个自由而且幸福的人。而家庭中的公正如能实现,它同样将成为社会和国家的公正模式,成为中国法律得以顺畅运作的文化保障。”
    吼吼,说的是家庭中的男女,其实是在说,如何建立新时代的社会结构吧。
    无论文章指向何处,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是,社会结构,家庭伦理,都源自于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产生活方式。
    简单说,你如何生活,如何工作,直接对家庭关系产生影响,从大的方面说,你的生活,工作如何,很大程度上不是决定于你个人的选择,而是整体社会的方向。
    工业化,信息化,一次又一次地对传统家庭伦理形成冲击,实质上已发生了难以逆转的变化。
    什么样的秩序体系,才是合理的,其前提是,什么才是新时代社会的最大公约数,什么才是当下生产生活方式的利益最大化,找到了这个才能确定底层逻辑。
    问题在于,我们正身处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一切的一切,正在飞速变化着,从气候,生产力,到国际格局,地缘政治关系,每一天都是全新的一天,肉眼可见。
    中国,是过往五百年单一民族国家“大争之世”的终结者,美苏嘛,严格来说,他们不是民族国家,不具备支撑长期竞争局面的能力,没有基于历史,文化的民族耐受力,向心力。
    新的时代正在开启,他是什么样的,我们很难预知,我们只知道,过往五百年,无限追求利益,把人当作工具看待的世界,将要一去不复返了。
    我们的生活,工作方式,也必将随着变化的脚步,迎来一轮又一轮的巨变。
    综上,想要建立家庭伦理的底层逻辑,固然是好意,也应当,但在如今这个飞速变化的世界中,只怕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毕竟,我们无法预知未来。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