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17条
-
唯一回家的希望,是郑州地铁坚持到最后的唯一理由,有这个理由还不够吗?
地铁是公益项目,坚持运行肯定不是为了赚钱,至于出险了,是谁也估计不到千年未迂暴雨会在这一天的郑州出现,再说地铁运行中的列车起码几十列,出险并最终救出绝大部分乘客的仅此一辆!
危急时刻火车司机就有紧急停驶避险的权利,何来层层上报批准? -
这事要是被事后诸葛亮搞起来,社会效果就是医闹、校闹、搀扶老人的又一个版本,就是社会公德和责任感的再度缺失,遇事先保自己吧
-
这么给您说吧,下午三点之前的时候,地面积水也只是一般般,特大暴雨是集中在3-4-5点的,两个小时下了150个西湖在这么大的地方,任谁也想不到啊
-
地铁没错,不想担责早停了,难道地铁是为了那点车票钱利益熏心吗?如果这也担责,以后雨稍微大点就停运,因为事前也无法确认大雨级别,到时候你可别抱怨。
-
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现在的气象部门,能不能提前预测到未来的下雨量
-
事先你也没跟人家说这次降雨会超过百年一遇,超过设计标准的时候不是已经停运了吗?人命关天,不应该现在才来说,事先你们就应该向有关方面提出意见。
-
有人接受采访的时候说过,20分钟,水位就从20㎝涨到1米了,请问一下,怎么预防?
-
站着说话不腰疼,你来干?
-
这次地铁应急响应不足,再次说明各单位领导不重视安全,不学懂弄透应急预案,迟早是要出大问题的。
老夫亲笔起草和指导编写各类型应急预案数千个,从个体户到集团公司,从民营企业到政府部门,从来没有哪个单位一把手亲自来商讨过应急响应等级的如何界定,编写好的应急预案估计也没人学懂弄透,应急演练大部分是编好剧演好戏。
老夫一直宣传应急预案非常重要,是真的能救命的。但是很多单位领导就是不重视。
我认为,应急救援,考的就是一把手,你对响应等级不了解、不清楚有哪些危险因素、如何响应不明白,突发事件真的来了,很多一把手都慌了。
凡是老夫编写或指导编写的突发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应急响应第一条,就是根据三防办、气象部门、地质灾害部门发布的灾害预警,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
教训深刻啊! -
你这种事后诸葛亮就很搞笑!天气预报到目前为止根本做不到能精确算到下多大量的雨。雨大到千年一遇,你就说地铁为何不停运,如果没下这么大却全面停运造成极大交通不便,你是不是又说一刀切啊?左右都是你对?安全第一,又不表示永不出意外?谁也不是神好吧。
-
你是打算让困在写字楼里的格子间民工游泳回家吗?
-
是事后才知道是千年一遇的,事前哪知道?事前只有暴雨红色预警,暴雨红色预警每年都有好几次,大部分时候该上班上班,该上学上学,要是有个红色预警地铁直接全部停运城市早乱套了。更何况这次的降雨高度集中在一个小时之内,前面下了半天都只是普通大暴雨,几十分钟内突然就变成千年一遇了,人类目前还没发预测到这个程度。管理流程确实值得反思和优化,但不要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去想当然。
-
当时路面积水到膝盖下着大雨行走困难,车都给淹了,也就地铁还没事。家离得远的只能坐地铁,大面积断电很多上铺都关了
-
唯一回家的希望——这不是理由!
地铁果断停运,将乘客疏散上地面,即便一时回不了家,但不至于死人呀。
显然地铁管理方错把地铁当地面铁路,对雨水灌入地铁的严重性认识不夠。各地地铁管理方应以此为鉴。
-
交通运输部的紧急通知说得很清楚了:“进一步调整完善应急预案,对超设计暴雨强度等非常规情况下采取停运列车,疏散乘客,关闭车站等应急措施。”说明原先的应急预案在实践检验中出现了问题,需要完善。
-
你跟他们说有什么用,对他们来讲,回家是第一要务,死不死人是次要问题。
-
千年一遇是事后评估,就如地震,谁敢提前发布?你是人如其名!
热点
- 1 放弃北大改报西湖大学 10.9万
- 2 未来空战是超视距吊打吗 6.7万
- 3 防城港市通报亮证姐事件 5.2万
- 4 剑桥毕业生患癌拒做化疗 10.3万
- 5 造车才能让苹果再酷起来 4.2万
- 6 活成了全网公敌的明末 7.3万
- 7 这个星期的两个大事 11万
- 8 核爆日本 美国人的态度 5.1万
- 9 “亮证姐”的底气从何来 6.6万
- 10 日本男人,越来越矮了? 8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风闻“投资者保护”:守护你的财富,共筑理性投资路
在投资的浪潮中,每一次波动都暗藏机遇与挑战。你是否曾因信息不对称而迷茫?是否遭遇过投资陷阱,让辛苦积攒的财富受损?又或者有过慧眼识珠、收获满满回报的成功经历?无论你的经历如......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施一公亲自打电话后,677分同学放弃北大... 评论 294 赞 16
-
2剑桥毕业生患癌拒做化疗,接受母亲的“自然... 评论 195 赞 8
-
3就是这些小事儿,一再动揺我退休后去南方养... 评论 159 赞 2
-
4炸发电厂,烧铁路,去工业化!德国会更好? 评论 104 赞 68
-
5“奔驰亮证姐”通报中一些有意思的细节 评论 101 赞 23
-
6理性的说,大龄剩女能娶吗? 评论 73 赞 2
-
71:2,人流集中场所的男女厕位比,甘肃为... 评论 61 赞 3
-
8如何看待村民说白马寺一直都没商业化,每天... 评论 54 赞 8
安全第一,难道只是嘴巴上说说吗?
这次地铁灌水,有很大的天灾原因,这一点毫无疑问,但确保安全运营、紧急状态下的果断措施不力,同样也是显而易见的。
既然设计标准是50年一遇最多百年一遇,而现实情况已经明显超出了设计标准的上限,就该无条件地立即停止运营,而且应该是触发停运条件即立即停运,绝对不应该来层层上报后批准那一套。
人命关天,安全至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