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的作品,我曾经喜欢过,但长大后仔细琢磨,其实是“黑社会+琼瑶”的格局

回复1

  • Merlin 随便看看。
    我也认为《红楼梦》写得好——我在文章中全是赞扬,而且是用来压金庸的例子(可以这么说吧)。
    -
    但是,我坚决反对任何把经典“神话”的做法——经典作品就必须人人必看?四书五经少读一本甚至一本不读,就不是读书人?不爱看四大名著,就是没文化?李白欧阳修肯定是没看过《红楼梦》的,他们有没有文化?我们当然不可能比肩先贤,但是不爱看《红楼梦》就没资格评论金庸甚至任何文学作品,这毫无疑问是极其荒唐的说法。
    -
    事实上,《红楼梦》我确实看不到十章就看不进了,但我就是一次几章慢慢读完的——坦白说,我看完没什么感觉。我既不喜欢宝黛之间的情情爱爱,对“明末清初的社会现实”没有多大兴趣。。。至于人情世故?红学家都是“人情世故”的专家?《红楼梦》之前中国就没有人情世故?没看过《红楼梦》的人就不懂“中国人的人情世故”?
    -
    ——在我看来,书就是读物,绝不是拿来标榜自己的标签。人不可不读书,但不存在“凡经典都不可不读”的说法。这个世界的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也不会仅仅只有一种表现途径(真理只在某本书里?)。。。因此,如果一本书不能带给我快乐,即便里面有再多的知识再多的“意义”,我也没有兴趣,不然呢?我不是王小波的粉丝,但我认为他下面这段话是有道理的。
    -
    王小波——“过去钻研四书五经,现在钻研《红楼梦》。我承认,我们晚生一辈在这方面差得很远,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四书五经也好,《红楼梦》也罢,本来只是几本书,却硬要把整个大千世界都塞进去。我相信世界不会因此得益,而是因此受害。”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