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建议为袁隆平院士逝世降半旗志哀

回复1

  • 我们那小麦水稻都是一年种一次,水稻10月收割后,水稻田和旱地一起种小麦,来年五月收割小麦后,水田再种水稻。不能种双季稻三季稻,实验过,种双季稻后,产量太低并且收割的大量是稻草,浪费人力物力,没多少稻子稻谷,所以我们那气候不适合双季稻,只适合单季稻,而且后来种的也是杂交水稻,需要买种子,另外,小麦亩产只有水稻的一半,但水稻打米后有大量稻谷壳,变成糠,我们拿来喂猪,以前的打米机打米后,还有极少的碎米,可以忽略不计,我们也是拿来喂猪的,小麦没这个问题,极少可以忽略的麸皮,中国缺水,有些地区有些田地比如旱田只能种小麦不能种水稻,拿小麦和水稻对比对立,是不科学,也是没有农村农业经历的想当然,我们那里是鱼米之乡,小麦水稻都种,我们那里单季稻亩产1200斤到1500斤,跟田好田坏,田间管理,化肥农药虫害缺不缺水等有关,当然跟种子也有关,但在一个地区基本只用一种种子的情况下,对比就不看种子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