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鸡架到底多好吃?每回沈阳确诊人员行迹里必有?”

  • 苏南也有穷苦菜:
    一,“鸡骨酱”,也就把带点点肉的鸡骨架切成小块,和豆腐干丁、笋丁,煸炒后加甜面酱、豆瓣酱,成为大众的面浇头和下酒菜,后来居然 了江南特色名菜和熟食。现在我是不吃了,因为餐馆基本没好鸡。
    二,豆渣饼。江南大豆产量少,穷人喝不起豆浆,商家就用做豆浆、豆腐过滤下来的豆渣加点面粉,做成小小扁圆黄澄澄的豆渣饼,用来炒菜,成为我少年时补充蛋白质的佳品。虽然口感不太好,但从营养学来说,豆子外皮的大豆黄酮含量最高。
    三,大豆炖猪蹄。穷人家,买不起蹄胖、大肉,就买个骨头多的猪爪,加一把黄豆,也算腊月补一下。谁知现在猪爪贵过肉。
    四,烀猪头肉。整猪头,贵族富豪除了祭祖平时是不吃的,是所有猪肉类中价格最便宜的。幼时被托居老家,外公好酒,隔三岔五以此下酒,八分、一毛钱就有一大碗,兄妹们那叫一个欢乐。在复旦读书时,有个家底好的女生居然对食堂的猪头肉嗤之以鼻,但我们吃猪头肉的皮肤都得到了胶原蛋白的滋养,反观她自己却皮肤粗糙毛孔大。

回复4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