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女性,我读书时也对彩礼嗤之以鼻,但出社会后才知道,这是两个家庭的博弈

  • 猪猪的牛牛 修饰和限定
    你还有脸说传统。

    真说传统,周礼聘礼是大雁一对,讨口彩而已。

    聘礼高成“财礼”的从宋朝开始,也讲究一个对等嫁妆,否则就是卖女为妾,那钱也就不是彩礼是“买妾之资”。

    嫁妆,意思是出嫁时带的“梳妆钱”,是女方个人财产、个人支配,不入夫家公账。反过来说,如果女方和离,也只能带嫁妆走,不能分夫家财产。

    按传统,“妾通买卖”,只有“主家”没有“夫家”,主家可以转手再卖给别人为妾,卖的钱归主家不归娘家。张大户把潘金莲发卖给武大郎时,买妾之资也是张大户收,武大郎也没娶妻只是纳妾。

    多说一句,古代穷人的“嫁娶”基本是妾礼。

    所以比照着传统就知道了:

    现代婚前给老丈人送过几次礼,按传统就是有聘礼了。

    收财礼不给对等嫁妆,就是买妾之资,是女方家里觉得自家女儿就是个妾。

    只是妾却觉得是主母,这是不懂尊卑。

    妾没有和离,回娘家得娘家买回去,不肯花钱买回的别提。

    所以说嘛,有些人大概祖上就从来没体面过,根本不知道不为奴是什么样的。

回复2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