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回应“又现冒名顶替上中专”:开除冒名者党籍、公职

  • 哈哈,这个疑问的回复要暴露年龄了。我上初中的时候(90年代),中专是很吃香的,因为大学太难考了,我们镇上的高中,多少年了,连个大专的都没考得上的,校长的讲话口号就是高考0的突破,不过这的确也是个烂学校,也就现在才勉强能考上几十个本科了。。。。我父亲就是个老师,当年我临近中考时,我父亲去拜访了他的一个同学,他同学在市里一个中专当老师。结果他同学说赶紧让大侄子考高中,现在大学扩招的风声越来越大,中专要完蛋了,我们以后都不行了,将来必须得上大学了。我父亲回来后果断让我报考了县一中。
    我后来和几个要好的同学聊了这个,但是没几个听的,家里都希望孩子赶紧上中专然后出来工作,所以,班级里和我一样成绩不错能排前十的,有一半多还是考了中专,包括我们班长。说中专是泛称,其实还包括中技,中师,卫校,等等,按等级也分市级和省级,也就是所谓市专和省专。我们97年高考的时候,中专已经不行了,工作已经不包分配了,大部分还是他们自己找的,主要靠家里各显神通了。我们班长学的中技,专业是电焊,后来去了本地一个钢铁厂;我们学习委员学了会计,后来去了县城里一个煤站;还有上卫校的,基本就是护士。
    我们高中寝室的一个同学,中考分数是我们全县第一,本来报了省级邮电类中专,因为当时还有邮电局,那会装个电话得送礼,我们邻居跑长途的个体户,想装个电话结果邮电局说没有电线杆,不好拉线,不受理,他只好自己买了一个水泥电线杆,请了吊车埋在院门口,邮电局才来帮忙拉的线。那会听说邮电的年终奖非常好,有一次是发一辆嘉陵摩托车,让无数人眼红念叨了很多年。我这同学上省专本来也完全够了,也是家里各种打听,然后最后时刻改了志愿进的县一中,这小伙后来去了清华学物理,一路到博士。有时候我也在想,要不是家里人眼光远,这个清华的高材生估计现在就在城关的邮局混日子了。。。

回复2

  • 鹤鸣九皋 笑容是心灵的慢跑!
    家庭人脉视野决定了你的成就…剩下的靠自己奋斗吧…
  • 老哥大我三个年级啊,说的都是咱们那个年代的回忆;97年我中考,当年一个县就两个高中,一个重点一个非重点,全县3千初中生只有300多能上县重点;录取率比高考还低,最最牛逼的两三个人去武汉华师一附中,这是90年代湖北最好我们认为比黄冈还牛逼的学校;最牛逼的十来个人去孝感高中,也是湖北省内重点,黄冈级别;牛逼的去县高中,整个地区只比孝高差点;只要能考上县重点,大学一二本是保底了。2000年高考600多人,过一二本的有450人。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