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崩盘的蒙古要重启最大煤矿 神华曾两次中标均搁浅

回复1

  • 1.明朝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漠北蒙古本部——漠北是连蒙古人自己都不愿意呆的荒寒不毛之地。不是明军深入草原,北元残部才不愿意跑到那地方吃沙子;

    2.今人所谓的长城,通常指明长城(特别是清增补维护的部分)。而明版图所恢复的,恰恰不是明长城以内(那时候还没有明长城)。 在明恢复时,所谓长城的北界比今天的明长城更北,即汉长城和金长城的北界,两者都已经靠近或深入今天的外蒙古国境;

    3.长城本身不是国境线,甚至不是按国境线走向分布。例如明代著名的内边墙,纵贯山西南北,难道山西西部不是明的国土么?明长城是依据“因地形、用险制塞”、以最低建造和维护成本的原则建立的防御体系。这种防御体系本身就不可能沿着国境线修筑(成本太高)。明长城的建造成本在每里四千两左右(这已经是很坚固的砖石长城了),如果建在国境前沿,则每里的成本会突破二三万两;

    4.名义控制更是有趣了。有个细节,渥巴锡率领土尔扈特部东征,因为兵力太少,无力对清开战,没办法,只得降清。作为土尔扈特部合法统治者归顺清朝的凭证,渥巴锡上呈了永乐八年,其祖上归顺明朝时所受的敕封玉印,以换取清朝另外颁发的敕书——这个时候,甲申之变都一百二十七年了,距离永乐八年更是过去了三百六十一个春秋。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