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剂210万美元 诺华坚称天价基因药不算贵

  • 京雀 (装?)抑郁家里蹲
    但现在的新趋势是,总患病人数较少的病一般华尔街控股者不会投资,格列卫在学术界拿着国家投资扫清大部分理论障碍前就曾经因为患病人数可能偏低拿不到临床试验投资,扫清大部分理论障碍后,药效特别好,FDA直接跳过第三期临床就允许上市了;

    另外一个问题是,临床试验效果不理想,有可能通过对FDA外包的专家进行信托行贿修改数据来过,赛乐特这种抗抑郁药会导致儿童自杀率增加,就是改数据过的,过了9年还是10年才发现并罚款,其它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呢?

    像干扰素达菲当年号称对非典冠状,对禽流感正黏病毒都有抑制效果,后来发现非典病毒压根不通过神经氨酸酶来复制,达菲压根无效;禽流感类正黏病毒,虽然和甲乙型流感同属正黏病毒,但英国追踪了2.4万人也觉得效果不见得比吃阿司匹林强,可是各国都储备了几亿美元的药品了,最后药物公司不就是说不是在36小时内吃的,效果不理想和他们无关不就没事啦?

    所以通不过实验卖不出未必是药物无效的关系,也可能是路子不够野,信托行贿和公关各国采购部门的能力不够强啊~~

    一般来说药物开发平均用了1亿美元,而对各国游说进医保目录的公关费可能平均也用了1亿美元,还可能做广告又花了1亿美元。

    也有把专利低价授权给维京开曼群岛上的避税子公司,再高价往海外分公司授权回去逃税的。
    ————
    不过新闻中这个罕见病的基因修正逆转录病毒类药物确实很不可思议,首先是基于罕见病的,能获得投资很稀奇;然后居然能突破脱靶和嵌合的风险被FDA批准,比较科幻了。

    这类科幻的药物,其实未必怕专利过期的,因为它不是靠单一成分专利过日子的,如何让病毒携带正常人基因片段,感染患者后只是加入这个片段,而不产生其他风险,这里面的各种关键性技术完全可以不申请专利,达不到一定规模的科研机构根本没法破解的。这里面真正产生保密作用的是技术门槛。

    甚至可以完全不对外界卖成品药,而是来一个人,检测基因后临时定制临时用,压根没法破解药品分子结构。

    其实就类似可口可乐的配方,肯德基的调料,都是不申请专利自己保密的,反而获得了比申请专利还要长的保密时间。

    所以其专利过期就一定会被大规模仿制,会导致亏本破产,也不见得……真如此容易被山寨的话,华尔街的各种控股人,天使投资人才不会掏钱呢。

回复1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