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
- 1 看不起印度,是危险误判 16.7万
- 2 重视印度的表现 8.3万
- 3 韩前外长反问中国学生 15.5万
- 4 特朗普这个毒招更加险恶 8.2万
- 5 小米: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2万
- 6 印不懂向中国示弱的好处 5.7万
- 7 世界还是低估了印度 18万
- 8 首发体验小米YU7 5.6万
- 9 家委会是干嘛的 3.6万
- 10 统一之后如何治理台湾 12.6万
站务
-
请你来预测,2025年这些期待是否会发生?
岁月匆匆,又是一年。这一年,我们看到过巴以战场上无家可归的孩子,见证过巴黎奥运会赛场上的拼搏,也迎来了新中国的第75个生日……这一年,我们讨论经济、讨论房价股市,在现实的磨...... -
这些宝藏旅行地火了!风闻“旅行实验室”获奖文章名单新鲜出炉~
五一旅行那些令人心潮澎湃的时刻虽已渐渐退去,但那些旅途中的美好记忆依旧熠熠生辉。在本次“风闻五一旅行实验室”活动中,大家积极分享自己的旅行故事和宝藏地点,让我们领略到了各地......
最近更新的专栏
风闻最热
-
1我一直也是这个意见,中国舆论太轻视印度了 评论 385 赞 31
-
2重视印度的表现不是和他们“和稀泥” 评论 204 赞 311
-
3韩前外长反问中国学生,“你希望中国成为什... 评论 122 赞 22
-
4印度不理解向中国示弱的好处 评论 106 赞 51
-
5棉花絮判断俄罗斯即将发动开战以来最大规模... 评论 85 赞 18
-
6我们对印度的心态其实是病态的? 评论 83 赞 2
-
7短讯:印度拒绝达索公司审计小组检查库存~ 评论 67 赞 21
-
8社区的朋友,有没有人做过视力矫正手术的?... 评论 54 赞 2
男子穿“和服”武大赏樱疑遭保安打:我穿的唐装
回复2条
木屐,简称屐,是一种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南方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牛皮制作则称作牛皮屐。木制底下是四个铁钉,耐磨、防滑。木屐由汉族人发明,木屐是汉人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常见服饰。其名来自中古音"屐屉",常称作木屐,使用于室外。后传入日本。
木屐在中国,是汉服足衣的一种,是最古老的足衣。尧舜禹以后始服木屐。晋朝时,木屐有男方女圆的区别。木屐是汉人在清代以前,特别是汉晋隋唐时期的普遍服饰。汉代汉女出嫁的时候会穿上彩色系带的木屐。南朝梁的贵族也常着高齿屐。南朝宋之时,贵族为了节俭也着木屐。杜牧诗云:"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由木板与木屐带结合而成,木板的底面有两条突起的"齿",目的是为了雨天便于泥上行走。屐是木履之下有齿者,又称木屐。江南以桐木为底,用蒲为鞋,麻穿其鼻。 除了两齿木屐以外,汉人在军队里还采用了平底木屐,防止脚部被带刺杂草划伤。不仅仅军人如此,平民也往往在路上穿着木屐,防止脚被带刺植物划伤。"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因此日本称谢公屐为"山屐"。八月十五夜诗(大江匡房):"山屐田衣三五夜。短低帽放游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