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生开脑洞尝试倒推《流浪地球》电影版人文社会设定

  • 地下城的人口可能是过剩的,而不是不足的。
    几十年后的工业应该已经高度自动化,让一半的人进入地下可能是出于人道主义,而不是真的需要这么多劳动力。
    随着地球飞出太阳系,一切都趋于稳定,劳动力的需求还会进一步下降。

    领航员飞船上已经装备了人体休眠装置,地下可能也会逐步普及这项技术。这可以进一步降低过剩人口的资源消耗,
    也可以缓和社会中的负面情绪。你说你快疯了?没关系,睡十年就好。

    把地下描述成“不见天日”并不正确,片中的学校的窗户是显示屏,可以营造逼真的蓝天白云。
    相反,地面上环境极其恶劣,工作也充满危险,这怎么也不会让人产生“向上爬”的欲望啊,除了出于责任感。

回复1

  • 远足天使BD 名字是某种谐音,没别的意思
    这个就见仁见智了,至少根据现有的历史进程,第一次工业革命只需要英国那样的一两千万工业人口就够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就需要德国那样五六千万的工业人口来承担,二战结束后的工业则需要美苏这样上亿人口的超级大国来承担,而到现在,中国拥有13亿工业社会的人口,4-5亿产业工人,是全世界唯一具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很明显现在的自动化水平肯定比前面所有时代更高,但需要的工业人口反而更多了。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