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校服”与学生隐私权 孰轻孰重?

  • 这么说其实也不对,满街的天网摄像头咋说呢?把老百姓都是当罪犯吗,也不是吧
    天网建立起来,破案率明显上升很多,只要出现在街上被抓住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所以主要问题是谁用,怎么用而已
    这个也差不多,如果用于跟踪某个学生,那当然不妥,但是如果只是防止学生群体出问题(比如离开校园),我个人觉得还是不错的

回复2

  • 汩凡 爱我中华
    你每天使用手机时,其安装的QQ、微信、地图、淘宝……等众多的APP软件都将你的定位、消费、行动等信息全部实时掌握着。学生智能校服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 你说到了关键点。
    之所以在大多数国家,天网摄像头都不被认为是侵犯隐私,是因为这种摄像不是针对某个个人,而是针对一个区域。同理,如果这个学校的做法是在走廊装监控,哪怕这个监控就对着教室的门,也不会有太大争议,但是这种监控手段一旦具体到了个人,性质就变了。
    你也说了,如果用于跟踪某个学生,那不妥,而这套系统无论主观意愿是什么,客观效果就是跟踪具体的学生。如果拿摄像头举例,这等于把原本监视某个区域的摄像头改成了24小时悬浮在每个人头上的无人侦察机,你觉得这是一回事么?我说的再夸张点,每个人带个项圈,随时监视你的一言一行实时反馈到公安部门,犯罪率肯定超级低,你能接受么?反正我接受不了,为了安全度让隐私也是有界限的,这个界限在我看来就是监控应该针对的是某个区域,或者某种现象,而不是具体个人。
    这个世界真的需要具体被监控到个人的,只有三种:病人,敌人,罪犯。
返回文章

站务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