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乳业的“三国杀”

  • 对不起。汉书和史记才是孤证。李陵事件,«汉书»的前身是班固老爹班彪写的«史记后传»,西汉到武帝时期汉书基本上是抄史记。但司马迁举荐李陵,«汉官»,«汉官仪» «汉旧仪»«汉官礼仪故事»都是可以相互印证的。比如«故事»,"故太史举李氏"。
    除了史记,«汉书»«汉旧仪»直接说明司马迁被刑的原因,其他都没有记载。但是司马迁举荐李陵只要有关汉朝官制书籍都有记载。两汉记载的官员大到宰相小到郞官的举荐人都能查到。
    司马迁举荐李陵,李陵投降,汉武帝依照汉«朝律»下司马迁蚕室,就是李陵事件的全部。史记和汉书的说法全部是脑补的诛心之言。汉武帝怎么想,都不能否认汉武帝的做法没有超出西汉的法律。

回复1

  • 哈哈哈,汉官六种当然也包括你口中的汉旧仪都是唐宋以后就散佚,现在只能看到元人和清人的辑本,到底这些内容是不是汉代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历来都是聊备一格,仅供参考,没人真把他们当回事,更别说拿来跟史记和汉书相提并论了。
    更可笑的是放着汉书仪中诸多众所周知的明显造谣的说法视而不见,比如说司马迁说了很多汉武帝和汉景帝的坏话,比如司马迁被他说成是因举荐李陵下狱死了,全然不顾司马迁明明事后还当上了更大的官儿的事实,连这么明显不符事实的说法都要拿来作为信史,这已经不是观点的问题了,而是智商的问题了,这点倒是跟果粉颇有相似之处,面对不利的证据一律视而不见。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