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的饭食宴席,放在宋朝要多少钱?

  • 你没仔细看吧,不说了吗,中央想控制,但是后来失败了。而且你也说了,银子少,花费的银子少,又不影响当地贸易,你沿海的银子多,想到内地买价格低的东西,加上运费工费什么乱七八糟的,再回到沿海卖不一样得增加成本吗,利润固然是有的,但是并不影响两地的市场啊,贸易不就固然如此吗,从中赚取差价

回复1

  • 铜板是有不同面值的。一文叫通宝,十文到一百文等叫重宝,一千文的叫元宝,就是铜板的大小厚度不一样。一个元宝和菜市场称的一个砝码差不多大小,不比等值白银重、大多少。
    铜板是官方发行,质地成色都可控,发行量也可控。白银从成色到发行量都不可控。当时确实造成了沿海银子多,于是银价贱,内地银子少,银价贵。就是说商品市价相同的情况下,沿海用一两银子能买到的在内地要一两多甚至二两才能买到。然后就自然形成银子兑铜板的不等价。这时候只要有银票这种东西介入,整个金融体系自然就乱了。
    官府在西部征收的税,兑换成白银,用银票传递到东部,然后一看,贬值了!于是官府只能在西部变本加厉搜刮。然后矛盾加剧了。
    民间从东部到西部,带银票出发,到西部用高于东部的兑换价换铜板,大肆采购后回东部,一两银子收购的货物用二两银子卖出,等于吃西部豆腐。反过来,西部辛苦攒点钱,兑成银票,到东部却买不了多少东西。这样就形成了东部对西部的文明掠夺。东部是手工业和农业发达地区,瓷器、丝绸、茶叶都在东部,贸易主要是从东卖到西,西部啥都比较弱,没啥好卖,还需要从东部买不少东西,偏偏还缺银子,然后东部就各种坑西部。最后西部崩溃了,农民起义了。
    铸币权是从有货币开始就一直被统治者控制住的。哪怕是商周时期的贝壳币,也是用来自印度洋的贝壳,而不是渤海黄海南海的贝壳——东夷土著吃完海鲜后用剩下的壳去换青铜大鼎,那不得坑死中原诸侯啊?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