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芯片公司来了:注册资本10亿,董明珠亲任董事长

  • 观友一但涉及到大的方面,就明显不够理性,务实了。就是重视了十几年芯片的华为,也才做很少量的麒麟高端芯片,而且还是代工。芯片行业就连中低端这么多年积累,才刚在存储类低端有点起色,砸了上千亿举国之力才有不敢乐观的成绩,与人代差至少还有20年左右。董小姐手机做的比锤子手机还差外,怎么无人提她珠海银隆新能源汽车行业出现的致命的问题呢,以前承诺格力每人加1000工资时也许那是她最后的高调了,如此时刻,走芯片这一步,心是好的,但董的那一套走不通了。董对格力的贡献是肯定的,但也是在20年房地产崛起,白色家电牛市的风口上的。没看清形势,认清自己,最后的结果一定是格力电器不会有问题,董大概率要出局被替代。

回复3

  • 火山口 关心时事的攻城狮
          你这是典型的为了批判而批判啊。董小姐做手机,恰逢手机市场从红海到血海的转变,格力的失败令人扼腕,但只能说是时运不济,同期倒闭的公司何止格力啊。后来董小姐发力自动化制造,这一步其实还是挺不错的,他们自身的需求都足以养活这个自动化项目,但自动化的成长空间不大,不容易发展成超规模的子公司。于是后来瞄准新能源汽车,这同样是一个好方向,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期内不容易看到业绩,还只能算是个孵化期。然后就要上芯片。。。芯片这个东西,对别的公司而言,可能风险很大,这个风险既包括技术风险,更包含市场风险!但对于华为或者格力这样的公司而言,技术风险依然存在,但市场风险几乎为零!只要能做出来,自己内部消化可能都还不够吃,更别说还有整个行业市场背书!从这个角度讲,他们这么好的先天优势不利用,简直天理难容!
          梳理一下格力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就能看出他们的思路有两条,一条就是立足于自身需求,竭力完善自身供应链产业!只要是在这个范畴内的,格力基本上还是很稳的。不论当初上压缩机还是后来上自动化,都是这种思路的体现。当然,也包括未来要上的芯片!!至于技术风险,做什么没风险??压缩机开发没有风险么??上自动化没风险么??没风险光捡钱的好事,也就坐着能想的出来!!
          另一条思路就是利用格力的品牌价值,跨领域发展。不论是手机还是新能源汽车,都算符合这种理念。一旦成功(即使短期内无法盈利),那格力就能跳出空调企业的范畴,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实业集团!但这个方向上很显然荆棘密布遍地陷阱,一旦项目发展不利,很可能造成巨大影响。
  • 自以为理性,其实挺废话的,当初人家日本欧美家电的压倒性优势足以让你抬不起头,都学你这样就什么都不用做了,有问题是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前怕狼后怕虎
  • 说实话会被踩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