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芯片公司来了:注册资本10亿,董明珠亲任董事长

  • 火山口 关心时事的攻城狮
          你这是典型的为了批判而批判啊。董小姐做手机,恰逢手机市场从红海到血海的转变,格力的失败令人扼腕,但只能说是时运不济,同期倒闭的公司何止格力啊。后来董小姐发力自动化制造,这一步其实还是挺不错的,他们自身的需求都足以养活这个自动化项目,但自动化的成长空间不大,不容易发展成超规模的子公司。于是后来瞄准新能源汽车,这同样是一个好方向,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短期内不容易看到业绩,还只能算是个孵化期。然后就要上芯片。。。芯片这个东西,对别的公司而言,可能风险很大,这个风险既包括技术风险,更包含市场风险!但对于华为或者格力这样的公司而言,技术风险依然存在,但市场风险几乎为零!只要能做出来,自己内部消化可能都还不够吃,更别说还有整个行业市场背书!从这个角度讲,他们这么好的先天优势不利用,简直天理难容!
          梳理一下格力的多元化发展之路,就能看出他们的思路有两条,一条就是立足于自身需求,竭力完善自身供应链产业!只要是在这个范畴内的,格力基本上还是很稳的。不论当初上压缩机还是后来上自动化,都是这种思路的体现。当然,也包括未来要上的芯片!!至于技术风险,做什么没风险??压缩机开发没有风险么??上自动化没风险么??没风险光捡钱的好事,也就坐着能想的出来!!
          另一条思路就是利用格力的品牌价值,跨领域发展。不论是手机还是新能源汽车,都算符合这种理念。一旦成功(即使短期内无法盈利),那格力就能跳出空调企业的范畴,成为一个综合性多元化的实业集团!但这个方向上很显然荆棘密布遍地陷阱,一旦项目发展不利,很可能造成巨大影响。

回复1

  • 感谢赐教哈,人不能光有理想。有几点想说明下,由红海到血海的局势认不清往里跳,新能源局势又没认清,国家补贴战略市场回归现实下,大规模扩张,蓄电池技术选择重大失误,选择如果错了,及时后面做的越对事越错。董的为人以及情怀是值得肯定的,但事实求是,结果并不一定美好。现在转做芯片,朋友可以深入了解下这个行业,和技术工艺,发展史和未来特点,不是压缩机之类,自动化升级的可以比拟的。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