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基建投资与“老动能”正名!——兼论中国经验将助中国战胜特朗普贸易战

  • 基建的规划论证审批就是一个弹簧,有太多人为和主观因素左右了,远的不说,近两年中央已经叫停好几起地方已通过审批甚至开工建设的项目,那这个论证是中央对还是对方对?我是反对一切铁公基吗?国家哪一年停止过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杜建国这个键盘侠学者认为基建可以解决一切经济发展问题,建设的强度一点也不能降低,永远要保持在四万亿那个水平。这在债务巨大且基础设施比起十年前已经极大完善的今天,不是扯淡是什么?他通篇只谈好处不谈坏处,完全回避已快到临界点的债务问题,边际效应下降问题,产能过剩问题,这还算是一个严谨的学者吗?中央掌握方方面面的数据,了解这个国家的一切家底,明确提出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放在三大攻坚战首位,还没这个民间作者头脑清楚?你老是拿房地产泡沫说事,难道我反对盲目扩大基建就是支持房地产泡沫?相反这两者往往相辅相成,债务扩张大搞刺激的时候,往往也是金融和房地产泡沫极速扩大的时候。这几年经济增速虽然下降了,但是总体思路是对的,新旧动能转换,摆脱对投资的过度依赖,降低杠杆,化解债务风险,一点问题没有。总是靠大打激素,可以一时换得红光满面,却为将来留下更大的隐患。自认为我比中南海强的作者,也只是能在观网上”曲高和寡“一把,除了少数容易被带跑的网友,从政府到学界,谁会附和他?所以我也懒得多说了,一个伪命题不值得多浪费时间。

回复1

  •   您要批杜先生的观点,就要批在点子上。很明显,债务问题不是债务总量的问题,而是结构性问题,具体地说就是房地产泡沫太大,与房地产泡沫资产对应的债务才是问题的源头,基建资产对应的债务不是。
返回文章

站务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