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豆农与特朗普“爷爷的爷爷​”不得不说的故事

北京时间3月23日凌晨,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中国发动600亿美元的贸易战。从之前中美商务部门的各类明战、暗战的交锋来看,特朗普的这个举动绝非心血来潮临时起意,“第二只靴子”终于还是落下了。

几天时间内,各路知名专家学者和有见识的读者在观网对贸易战的分析有几十篇之多,篇篇锦绣,字字珠玑。

检索新闻,发现“豆农”二字一度成为热度很高的关键词,而且,我国对美国的大豆出口成了反制特朗普贸易战的关键措施之一。

大豆和谷物是美国对中国的第二大出口物。大豆所在的10个州,特朗普曾在选举中拿下8个。很显然“大豆州”乃是特朗普的票仓重地。

美国大豆协会的会长甚至这样说:“是美国的农民投票让特朗普先生入主白宫的。所以,下次选举会很有趣,不知他们是否会继续支持他。”

笔者平时有一个小癖好,喜欢研究西方人的姓氏和各类名字,以此推断他的血缘、族裔和文化背景,这个会长的名字是John Heisdorffer,虽然他的名John已经盎格鲁撒克逊化了,但是他的姓把他“出卖”了:他是一个美国德裔——和特朗普一样。

德裔到了美国之后,姓名盎格鲁化的情形很多。Trump其实本来应该是Trumpf,pf两个字母连着是典型的德语现象,但从英语的角度讲就显得有点怪,Trumpf改成了Trump,标志着特朗普家族要在北美融入并扎根的期望(虽然他爷爷一度思乡想回到巴伐利亚,结果被驱逐)。当年去美国西部拓荒的华人也有不少赵狗剩和孙二丫,驻留久了一个个都改成了Kevin,Sarah等,道理是一样的。

500

19世纪初期抵达纽约的德裔移民

谈姓氏只是一个伏笔,本文的主要意图是把“德裔”和“豆农”做一个历史性的连结,稍微谈谈这样一个问题:德裔对美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这直接关系到红脖子农民对特朗普执政的重要性。

德裔——美国农业的“天选之子”

特朗普家族在美国只能追到唐纳德·特朗普爷爷弗雷德里希·特朗普那一辈,也就是二十世纪初,一战爆发前。他爷爷发家致富的手段基本和农业不沾边,从时间上推也显然距离美国西进运动的高潮晚了半个多世纪。

但是弗雷德里·希特朗普的爷爷辈,也就是唐纳德·特朗普爷爷的爷爷,这一批德裔可以说是整个美国农业现代化的先驱者,在 “西大荒”变成“西大仓”的这个过程中,德裔可谓立下了赫赫战功。

古今中外的历史不乏这种现象:某一行当的专业化和蓬勃发展与某一特定地域的人群息息相关。比如清末民初的北京城,河北定兴人几乎垄断了“摇煤球”这个行业,而城外的“水官”则大都是山东人。

   德裔当年在美国中西部搞农业,非常类似定兴人当年在北京摇煤球。

一波又一波来自欧洲、东亚和南美的移民高潮,驱使着那个尚显荒蛮、羽翼未丰而且在“门罗主义”主导下的美国,必须提高其自身农业发展以养活更多人口。

一个统一的美利坚民族意识尚未完全发育的情况下,各族裔搞农业发展至少必须符合以下几个要素:

一、自身有较为充足的资金,能买房买地,这是有志于开展种植业的第一推动力;

二、有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实现农场集体化经营(这由美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所决定);

三、有不畏寒暑,披荆斩棘,辛勤耕耘的吃苦耐劳之品质。

   英裔和法裔符合第一个条件。他们中的很多本身就是欧洲上流社会的移民,而且是美国西进运动中第一批资本驱动者和庄园主。但他们高傲的殖民者心态,使得他们在进一步精耕细作方面浅尝辄止;而且他们母国浓厚的重商背景驱使他们更多选择农产品进出口获利,换句话说,农业只是商业的一个手段。其中一个典型的案例是,英国的北美殖民者曾经左右了英国国内《谷物法》的废除。熟悉英国近代史的读者对这部法典的兴废与英国农业发展的相关意义想必了如指掌,限于篇幅此处就不多讲了。

   来自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裔符合第二个条件。但他们更多偏重满足基本口腹之欲之外的经济作物,对大规模开展小麦、玉米和大豆耕种兴趣不大,而且喜欢享受生活的他们不符合第三点,这就使得他们骨子里对农业技术的更新换代无甚热情。

   爱尔兰裔和华裔符合第三点,但他们绝大多数属于美国当时的贫困阶层,而且母国皆为传统的农业国,不具备对当时来说先进的耕种技术。

   而同时符合三个特点的,几乎就只剩下了德裔。

  德裔,可以说是美国近代农业的“天选之子”。

19世纪初的堪萨斯、德克萨斯等地仍然荆棘重生、烟瘴遍布,英西族裔“驱人拓地”之法往往选择矿产丰饶之地,将贫矿的荒野视为“废地”,这就给了大批德裔立志在荒蛮的中西部地区扎根的机会,而且这个群体有喜欢打“种族空间差”的热忱。此处有两个典型例子。

500

美国德裔血统分布图。地理上,图中颜色深的地区和美国大平原有高度重合性

18世纪中后期的时候,叶卡捷琳娜二世深感沙俄农业技术的落后,曾以半官方的名义组织了移民公司,去西欧招募有技术有能力的农业好手,并且在克里米亚半岛设立农业示范区,给予厚重的优惠政策,这是一个俄国版的“农业学大寨”运动,目的是打造一个农业样板示范区。结果英法等国的农民响应者寥寥,而德意志诸联邦的人却纷纷领了任务拿了赏金举家迁徙。


到1890年,德裔人已经从俄国贵族手里买下了超过1100万亩的土地,将半岛的单位面积内的粮食产量翻了四倍不止,这群人的农业拓荒技能可见一斑。

另一例,俄罗斯贵族把阿拉斯加卖给美国人之后,德意志人也闻风而至。在19世纪中叶该地区成为美国的一个州之前,他们居然就已经开始考虑在当地发展抗寒农作物,并最终改变了这个维度很高的地区单一的,只靠渔业为生的局面。

500

德裔农民在田间耕作

     此外还必须要指出一点的是,他们在拓荒之前,本身的经济实力足以支撑他们在农业方面搞一场“下闲棋、烧冷灶”的革命,因为对19世纪初和中叶来到北美大陆的各族裔来说,仅靠自身携带的钱财踏足中西部腹地并非易事。

美国波士顿大学历史系学者詹姆斯·奥康纳,利用大学档案馆里的保存的爱尔兰人的日记和书信,对他们当时的旅行状况做了一个大数据分析,调查了1820-1870年美国国内旅行需要的费用:1843年从费城到匹兹堡连吃加住需要41-60美元,从奥尔巴尼到布法罗需要16-21美元等等。爱尔兰裔和华裔漂洋过海来到北美,节衣缩食加上蛇头盘剥大多一贫如洗,所以两个海岸地带成了他们最终的落脚点。

而德裔就不一样了,他们在东海岸登陆之后,至少每个家庭还手握100美元,这让他们有能力继续迁移至美国腹地。

其实观察现在因为内战造成的叙利亚难民潮,也可以理解这种现象。去到挪威瑞典避难的叙利亚难民,其总体人口素质和经济实力绝对高于那些在希腊和意大利落脚的同胞,因为后者实在是无力继续北上了。

文化因素

    工业时代的农业必定是要淘汰靠天吃饭的“散户”,美国密西西比平原特殊的地理环境也要求谷物必须走集体化农庄经营的路子,即便有不少德裔甘愿在大西部“面朝黄土背朝天”,但如果分散居住打游击战,也无助规模化农业技术的实施。所以哪怕是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存需要,也需要德裔抱团出击。

行文至此,不得不提这个团体“母国”带来的文化背景。

“母国”二字不得不加上引号,这是他们特殊之处。也许当时不少头戴礼帽,衣着得体的德意志人自认为比当时生活在北美的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华人高贵,但有一点他们不得不自惭形秽:华人的母国是一个有着上千万平方千米,人口四个多亿,具备相当自觉民族意识的巨型帝国——大清。而德裔们的出生地还处在“春秋战国”时代,在普鲁士的铁血号角吹遍整个日耳曼诸邦国之前,他们夙兴夜寐,力求建立一个自由统一的德国。

于是北美成了不少“新德意志”的试验田,并且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化民族主义”运动。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理解为什么大批种族身份认同一致的德裔一定要避开人口稠密的两个海岸地带而选择往内地发展——人烟稀少意味着政府力量控制的薄弱。

500

Sccanton市的德裔办的德语报纸

当然,德裔自身的身份认同和美国内战造成的分裂危险之间的张力和博弈,是另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不过这显然超出了本文的论述范围。

从1840年到1890年这个半个世纪内,德裔一直是美国国内“农业大比武”的主角。1839年时,美国主要的小麦产地要数俄亥俄州(其实30%的农奴是黑人),到1860年,怀俄明州的德裔靠着仅仅是俄亥俄四分之一的农业人口就把小麦和大豆产量的桂冠摘了过去;到1889年时,以不莱梅为主的德裔移民在明尼苏达筚路蓝缕苦心经营,一举夺得了“小麦王国”的称号。

500

19世纪后期的“美版袁隆平”,——著名的德裔农业科学家希尔加尔德

而且从1850年之后,德语中和农业有关的单词开始大批侵入到美式英语中,如Pretzel(咸饼干),Smearcase(冻乳奶饼),甚至面条noodle的词根也是德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德式农业对美国的卓绝贡献。

在主流媒体刻意打造下的美国“民族大熔炉”神话的叙事模式下,不少政治、经济现象的外在现象背后的族裔活动和文化因素需要被再次发掘。无疑,德裔在美国打造自身“山巅之城”形象过程中居功至伟,他们是美国农业产业化的先行者,他们是美国中小学教育体系的奠基者,他们还曾是北美最早的一批马克思主义信徒和传播者……

结语

3月8日这天,钢铝产业工人们身穿深青色工作服簇拥在特朗普身边,欢呼钢铝关税宣言的签订。和德裔豆农后代们相比,他们显然是“更会哭的孩子”。 

500

今天,在“让美国再次伟大”口号的裹挟下,豆农们被美国大统领拉上了前线,成为和那个东方大国打贸易战的排头兵。

同为德裔的特朗普,他的手或许应该从twitter上稍微移开一刻,多翻翻历史书:150多年前,德裔农民为了自身利益,抛弃了原有的民主党的政治立场,把共和党的林肯扶上宝座,密苏里的德裔豆农民兵曾在1861年自发组织起5个民兵团,挫败了该州州长的分裂阴谋,保卫了合众国的完整性;150多年后,他们也同样会义无反顾的易帜另投他主。毕竟同样曾是“票仓”的宾夕法尼亚州的“事变”已经足以为特朗普敲响警钟。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