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流浪地球》同样的场景放在现实世界中,人类会怎么做?我是持悲观态度

【本文来自《假如你是《流浪地球》中被抛弃的一半人,你会加入叛军吗?》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虽然但是,抛弃一半人的说法其实不一定准确,这本身就忽视了从确认太阳氦闪危机到地下城建成开始抽签这几十年里的人类社会变动。但既然是基于电影的世界观和情节来进行讨论,那我们就不应该忽视这个前提。

根据第一部的《流浪地球电影制作手记》设定,2026年氦闪危机确认之后的几年里出现了全球性的社会动荡,非自然死亡率大幅提升;刹车时代的自然灾害又导致人口持续下降;医疗资源缩减使得各国在癌症等慢性病及老年疾病的预算大幅降低,人类预期平均寿命下调至55岁。在地球完全停转的时候,全球人口已经锐减了50%,稳定在35亿人。

而根据《流浪地球2》可知,地下城抽签已经是21世纪50年代末期,这至少已是人口锐减过程的末期了。抛弃部分人是肯定存在的,手记中也提到地表还存在流民,但显然达不到抛弃一半人这种极端对立的地步。考虑到2058年发动机和地下城还没有全部完工、地球停转后辐射病患者急剧增加的设定,我倒觉得抽签首要决定的是进入地下城的先后,先让一部分人进入地下城避难,再决定的是对少数人的取舍。毕竟在那个时间点,留在地表本身就极其危险。

非要执着于讨论“抛弃一半人”,我觉得某种意义上也是在歪曲电影的精神。选择流浪地球计划本身就是选择尽可能挽救多数人,在这种情况下地下城的宗旨必然也是尽可能多救人。倒不如问,在力不能及的情况下,是否应该为了更多人的利益牺牲少数人,或者极少数人?这样公平吗?当然,对此剧中也给出了一种回答:“危难当前,唯有责任。”

就我个人来看,《流浪地球》背景下最深层次的矛盾在于,假如我们是生活在那个世界里的人,我们会如何看待可能在100年后发生的太阳系规模的灾难(结合原作的叛乱和电影版的2078来看,实际也无法准确预测氦闪会在哪一年发生)?是会选择逃避现实、得过且过地混完70年物质相对丰富的安稳日子后自行消亡,还是会选择更加艰苦且物质匮乏的地下城生活、选择自我牺牲和延续人类文明的责任?

无论是原著小说还是电影,《流浪地球》世界观里的人类总体都是更加理智、更有牺牲精神的,哪怕原著中的叛乱那都已经是发生在计划启动的400年之后。但把同样的场景放在现实世界中,现实的人类会怎么做?反正我是持悲观态度。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