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照妖镜】全年不设经济增长目标,是绵里藏针的妙策

202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出,其中的“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一句,引起了世人瞩目。对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直以来以快速增长为目标和骄傲的中国而言,这是首次不再“唯GDP马首是瞻”。报告显示了中国政府应对新冠疫情及其负面影响的决心和信心,更体现了中国苦练内功的雄心和壮志。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大水漫灌”式的短期经济救助和刺激政策相比,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整体方案,可称是绵里藏针的妙策。

500

历年来,中国各级政府自上而下制定发展规划和目标,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便是GDP增速,这不仅仅是政府工作的目标,也是政府官员政绩的衡量标准。因此,渐渐地国际上便有了这样一种论调,中国的经济增长必须保持在一定增速以上,否则就会政权不稳、国家倾覆。可笑的是,这个西方所热衷的最低值,如同定期修正的“中国崩溃论”那样,也在逐年被调低,但这丝毫不影响某些人对它的钟爱,时不时便被拿出来做为是“中必输”的论据。

但在2020年,李克强总理在人大开幕式上,大大方方地提出了不设经济增长目标,正式宣告了这个中必输的论据的破产,但这并不表明中国会像欧美国家在新冠病毒面前举起双手投降那样,在经济发展上面毫无作为。细品这篇“史上最短”的政府工作报告,便会发现中国将在下一个阶段之内,集中力量修炼内功,为新一轮经济腾飞夯实基础。

报告中指出,中国将拿出2万亿元资金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同时安排3.75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用于推动“两新一重”建设,包括以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和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化服务水平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以及交通、水利等重大工程建设。与此同时,大力推进科技创新能力、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双创、生态环境治理、能源安全等方面的工作。

在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中的出口受到全球疫情巨大影响的情况下,以上政策将有效促进消费和投资的发展,使中国在全球经济具有极大不确定性的关键时刻,能够稳住基本盘,保证国内经济和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尤其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报告中一再强调加大投资的主要方向是“两新一重”,其中的新型城镇化和重大工程建设,一直是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既是民生所需,也能够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报告中的亮点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一代信息网络、5G应用和新能源汽车等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保障和支撑,是世界各国争夺的制高点,可以说谁抢占了先机,谁便会在新的工业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也就是说,中国政府在积极应对新冠疫情及其所带来的巨大挑战的同时,依旧能够着眼未来,为国家发展规划一条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一直以来,西方的民主体制是我们羡慕的目标,我们曾经天真地以为,只有民选的政府才能及时响应民众的需求,才能为国家的长远发展保驾护航。但是经过了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在中国的国力不断增强的同时,越来越大的国人也逐渐意识到,民主体制有其固有的先天缺陷。此次的新冠疫情更是将西方国家在疫情面前,从一开始的漠不关心、到惊慌失措、到束手无策、到花样甩锅展现得一览无遗。

抛开其他的不谈,单就经济救助和刺激政策而言,不管是美国的2万亿美元、还是德国的1万亿欧元,都无法避免有大水漫灌之嫌,无法像中国这样精准地瞄准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既起到了稳定和增加就业的作用,又能够抢占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制高点。这可能是因为特朗普和默克尔等西方政客,必须关注民调数据和选票的原因所致吧。民调和选票,使得西方的民选政客们,不可避免地只能关注民众和各利益集团的现实需求,而事关国家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往往因为政客和民众的短视而成了牺牲品。

所以说,这样一份政府工作报告,显示的不仅仅是应对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巨大影响的决心和信心,在一句 “我们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之下,更深藏着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未来发展的雄心和壮志。

可以想见的是,两三年以后,诸多的新一代信息科技产品将在中国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开始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到那时,恐怕真的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了,这恐怕就是中国智慧,就是绵里藏针吧。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