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造假、公益圈性侵案……最近舆论场挺糟心的,我想说几句

​下午的时候,有朋友转给我一篇文章:

500

这是最近两天被刷屏的云南小伙在工地现场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前因后果媒体包括各家自媒体号已经做了很多报道,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

不过很快,也有不少媒体号来蹭热点,大家熟知的“寒门难出贵子”“读书到底有没有用”这类话题又双叒叕被翻出来再炒一遍。

说起来,这应该是最近舆论场里难得的一股清风,但最终还是在媒体的设置下吹歪了。

翻看人民网这篇报道里的读者评论,主要“挑选”的还是正能量。说实话,这类新闻,除了祝福,还能说什么?寒门已出贵子,难道还要顺便批判阶层固化吗?

而且,我很不理解,为啥这个社会会对这种事情这么关注?清华北大本来就是各种出身的孩子都有,本来就是正常的现象。考生只是家庭贫困而已,又不像去年的魏翔是残疾人(我也只是举一个例子,勿喷)。

再举目看看最近的舆论场,10天前因为长生生物疫苗案带来的舆论漩涡还在不停地把更多人裹挟进去,映照出了人间万象。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昨天又爆出公益圈著名人士性侵案,连带着又开始批评女权,批评披着羊皮的NGO。

为什么,这些话题总能成功地挑逗起大众情绪,成为社会敏感点?

正好最近在做一个课题,其中有个观点:

网络空间的评论,往往是非理性的、非严格逻辑论证的,是现实空间的社会情绪在网络空间的心理映射。

比如,对于寒门出不出贵子的关注,背后是社会大众对于阶层固化的焦虑心理。在他们评论的时候,已经进行了“议题设置”,不管新闻事实是怎么样的,方向都倒过去。

比如,对于问题疫苗的关注,是大量社会公共安全事件积累而来的不信任感。你可以去问问身边的人,长生生物的疫苗到底出了什么问题,看看有多少人可以准确地回答上来。

这就是“立场先行”,而不是学术领域讨论的“逻辑先行”。是先有结果“他是坏人”,再由论证“他哪些坏”。

500

公众社会心理和舆论空间的议题设置是互激的,我们是反对一味的“爆料”而没有理性的系统性论证和建设性的应对策略的。单纯的爆料,对社会的“破坏”远大于“建设”,最终带来的是集体恐慌、公信力下降。

比如,对于大学教授性侵的报道,媒体进行各种议题设置,曝光中国司法如何不公,惩罚过轻,犯人如何禽兽等等。触动了社会敏感神经之后,就会收到轰动效果(这其中有正直报道的,也有收割流量的)。此后再有第二次类似事件发生的时候,此前的“轰动的媒体效果”就会激发更强烈一波的媒体报道。而此类事件多了之后,就会由“个体”发展到“群体”,会把个别犯罪“标签化”,最终成为一类人的集体符号。

再比如,大量对于官员贪腐的报道,对于老师收礼,教授性侵,医生无良的报道,最终不是对于个别事件的反思,而是对于整个行业的“有色眼镜”,一提到官员就觉得“私下不定怎么贪”,一提到老师的负面新闻,就觉得“现在哪还有好老师”,一提到教授,也会觉得“学者也是藏污纳垢”,最终消弭的是整个行业的崇高感。

这一点,娱乐圈,或者说,演员行业最明显。他们自己不爱惜羽毛,成天炒绯闻,最终遭殃的是那些本本分分的、爱岗敬业的演员。现在大众要是谁男女朋友说是“演员”,第一反应就是,“那个圈可是挺乱的,别和那个圈的人交往”,最终脏的是整个行业。

反观其中的问题,就在于,我们的报道没有“建设”和“制衡”。所谓建设,就是有了问题不怕,一定要让公众看到处理方式和改革策略。结果是没有,一味的拖延,我们做舆情监控工作,基本的指令就是“让XXX闭嘴”,但是我们做舆情的也奇怪,明明是你出了问题,你光让他们闭嘴,但是问题还在啊,你为什么不改呢?

“制衡”指的是在舆论场上,要有互同的声音,要争鸣,这才是健康的舆论生态。传播学有个“沉默的螺旋”的概念,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在我们的舆论场上,一个声音一旦大起来,就成了“政治正确”,“主流民意”,比如疫苗事件,再怎么骂国家,就无所谓,这是主流民意,如果谁敢出来替国家说话,立刻就是群起攻之。

比如有公众号发了一篇文章:《你只盯着疫苗案,却不知有骗子蹭热度发文,网传一天内被打赏上百万》,看下面的读者评论,公众能连卖国这种大是大非都不顾到这个地步,也是没谁了,可见舆论场是个多么不理性的环境。

500

对于舆论场,我最大的感慨是,真是一场不对称战争。一方面是最能说会道、全身心投入的自媒体人,一方面是政府系统中最没有前途、最没有事业追求的退居二线的官员。

我有一次去河北省宣传部交流,一个校友说,他们那里他是唯一一个45岁以下的副处级,其他都是临近退休的人,管宣传管意识形态。因为宣传岗是冷板凳,现在地方在乎的是GDP,是经济,是维稳,是工业,干宣传根本不出政绩,也提拔不上来。所以有理想有抱负的都不会干宣传,都是那些年纪很大了,论资历需要解决一下正处副处,但是又没能力抓经济抓投资,被安排到了宣传岗,基本就是来养老的。

但绝望之中也有希望。至少这次的疫苗事件,我感觉有几个变化,第一是各种声音开始出来,有人来做“制衡”,比如上面我提到的这篇文章。不想以前那样,泥沙俱下,各种别有用心者都能得手。舆论场上需要“杠精”,真理越辩越明。

另外就是这次舆论没有打击大多数,没有太多的言论扩大到唱衰整个行业。要知道10年前的三鹿奶粉事件,几乎是一夜之间摧毁了中国整个国产奶粉业,到了谈国产奶粉色变的地步。2年前的疫苗事件,一度出现了反对疫苗本身的声音,出现了一股疫苗恐慌,出现了极强的反智倾向。这一次,这种现象要好很多。

本文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