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我們台灣也有播,說說這兩部劇在"吹"什麼?

【本文来自《不明白,为什么要吹清朝呢?》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雍正王朝》《康熙王朝》,我們台灣也有播,身為資深歷史迷 (僅中國歷史),我來給博主您說說這兩部劇在"吹"什麼?

《康熙王朝》里的劇情是在康熙帝晚年,所以重點的確比較多在描寫九龍奪嫡的宮庭斗爭。但,里頭也放了一部份的劇情在於,雍正四皇子在外派辦差時,一心為民,沒有私心,還要抵抗朝中其他勢力的阻撓、使絆子。也因為雍正四皇子不結黨營私,不忘初心,以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被康熙看重,最終也把皇位傳給四皇子雍正。

一心為民,讓雍正贏得大位爭奪賽。就是 《康熙王朝》的主軸。

《雍正王朝》更是如此。已成為皇上的雍正是《雍正王朝》的主角,他力推"士紳一体納糧"、"攤丁入亩“,但卻遇到兄弟八賢王允禩 連合全朝野,明里暗里搞破壞。當然朝堂大戲少不了權力斗爭,但主軸仍是雍正皇帝一心為民、一心為國,努力突破守舊派的掣肘,力主稅法改革,從而遭到眾多阻力及罵名。

不守舊、敢改革、一心為國為民,就是《雍正王朝》的主軸。

一心為民,勇於改革,放至今日,不就是華夏能從當初一窮二白,至今蜕变為第二大經濟体的一個重要因素嗎? 雍正、康熙 在皇帝位子上,為那時的華夏大地做了很多"正確的決策",這應該無庸致疑吧? 康雍乾三代爺孫打下並經營 西藏+新疆+蒙古,首次建立對周邊少數民族聚集地的全面統治,這份功跡,哪個朝代能做到?

我們這時代的人,不能直接將"拒絕接受科技"這頂大帽子,直接甩鍋給清朝的皇帝。農業立國數千年,因為有文化慣性的力量,加上我們沒有工業產品外銷的經濟需求(華夏千年來都是自己自足),因此即使清朝皇帝真得在華夏大地引入"科技",也會因為沒有外部市場,而停止科技的迭代更新,也就是說,無法在中國土地上誕生工業革命。這觀點已有許多學者論證過。

咱中國五千年來,起起落落......落的時候,喪權辱國,民不聊生,有時這是一種大趨勢,不能簡單的去將"過失"歸咎於某一個朝代或某一個皇帝。朝代興衰起落,都是夾雜著諸多因素連合作用、互相影響所造成的。

我是70後,台灣人像我這年紀的,早年受的是大中國教育,正確的歷史觀還有。 但年輕一輩台灣人,他們所受的教育又不一樣了。歷史觀,塑形於教育。HK年輕人搞黑暴事件,就是因為他們的歷史教育、國家國族教育,比台灣兩蔣時期更偏離正軌。

一點小看法,大家互相交流哈。

最近更新的专栏

全部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