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材要保证系统性和逻辑性,要让学生能看懂,能自学

【本文来自《为什么我会感觉中国大学教材很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上大学时,教我们《中共党史》的是一位非常认真的老老师。每节课他都会增加一些课本以外的内容,结果到期末考试时,薄薄的一本书还没讲完。其实课本是按时间顺序编写的,逻辑很清晰。他增加的内容,适用于专业研究,但不适用于一般教学。

大学教材讲的仍然是基础性的东西,无论怎样编写,都要保证系统性和逻辑性,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看懂,能自学。不好的教材只给结论,不讲推理过程,完全是为了考试。信息大爆炸时代,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影响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材,应该尽早淘汰。好的教材能让学生对这门课的理论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不仅仅是记住几个公式。

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学养深厚,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之一。我原以为他受老式教育,文章艰涩难懂,但读了他的著作后才发现,他并不是一个“老学究”。他能用平实的语言把道理讲清楚,而且讲得很生动。这是大学者的真功夫。

发表于江苏省
2023-04-25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科威特:里程碑!对华合作重磅项目接近完工

39%!“瑞士举国目瞪口呆…”

就业数据两月掉25.8万…特朗普破防,开了统计局长

“特朗普把印度当成反面教材,用来威胁其他国家”

“美出口审批机构趴窝,企业界急喊:中国订单要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