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材要保证系统性和逻辑性,要让学生能看懂,能自学

【本文来自《为什么我会感觉中国大学教材很烂?》评论区,标题为小编添加】

上大学时,教我们《中共党史》的是一位非常认真的老老师。每节课他都会增加一些课本以外的内容,结果到期末考试时,薄薄的一本书还没讲完。其实课本是按时间顺序编写的,逻辑很清晰。他增加的内容,适用于专业研究,但不适用于一般教学。

大学教材讲的仍然是基础性的东西,无论怎样编写,都要保证系统性和逻辑性,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看懂,能自学。不好的教材只给结论,不讲推理过程,完全是为了考试。信息大爆炸时代,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那些影响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教材,应该尽早淘汰。好的教材能让学生对这门课的理论体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不仅仅是记住几个公式。

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学养深厚,是中国当代著名学者之一。我原以为他受老式教育,文章艰涩难懂,但读了他的著作后才发现,他并不是一个“老学究”。他能用平实的语言把道理讲清楚,而且讲得很生动。这是大学者的真功夫。

发表于江苏省
2023-04-25
教育

观察者APP,更好阅读体验

嚯,“G7竟想设稀土价格下限,还要对中国出口加税”

“美国把印度人拒之门外,中德等则敞开大门”

“中国在这儿无处不在,遥遥领先于美国”

“美国已成‘异类’,与中国形成鲜明反差”

不让买俄油?印度对美摊牌:那就买伊朗油